Back Cover
試閱
特價

圖解孩子的失控小劇場: 阿德勒正向教養,終結2-12歲孩子的無理取鬧,親子一同與情緒作朋友

Petit décodeur illustré de l’enfant en crise

NT$399NT$315save21%

已售完

網上分享

內容簡介 / 名人推薦

第一本教養心智圖,攻心也交心的親子對話指南

STEP BY STEP化解35種日常教養關卡

 

王宏哲  天才領袖親子教育集團執行長

李顯文  《STEP高效能父母學》作者

周育如  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主任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楊俐容  親職教育專家  聯合推薦

 

法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協會」育兒論壇,媽媽網友熱烈推薦


本書特色:

  1. 全書捨棄長篇文字論述,以大量的圖解與幽默插圖呈現教養原則與方法,包括簡明易懂的心智圖和step by step的流程圖,讓讀者迅速掌握孩子不想或不能的內在機制。
  2. 由阿德勒心理學出發,教導父母用正向教養的語言,與孩子一同察覺壞情緒、並將之轉化為行動。
  3. 由各種具體情境(上學、吃飯、睡覺、逛街等),羅列孩子鬧脾氣的狀況,邀請父母轉換觀點,從孩子的角度,真實地理解每天生活中的衝突背後原因。
  4. 結合教養工具與覺醒療癒,既幫助父母不動氣、不恐嚇與自我調適,也能引導孩子學習情緒管理。

 

孩子像是心不在焉,實際上是富有創意;

孩子膽大妄為,實際上是有好奇心;

孩子很任性,實際上是熱情洋溢;

孩子是愛哭鬼,實際上是極為敏感… …

孩子很番、很難搞,正是需要我們的理解與幫助的時刻!

 

孩子不肯配合生活常規,行為無法自律,在家裡變成小霸王,在外頭無法應付人際相處,卻覺得自己是遜咖… … 孩子究竟是不做,還是不能?這一切又是父母沒教好?這本書是為了你的困擾而生!

 

本書是臨床心理師與插畫家合作,以心理學知識與正向教養出發,解析日常生活裡最常上演的35種孩子失控狀況。全書以清晰的步驟呈現教養原則與方法,搭配幽默插圖,讓父母找到親子對話的關鍵,具體地活用。

 

作者希望這些方法幫助父母轉化自己面對孩子胡鬧時的氣惱,改變為人父母的難處,也化解孩子的歡必霸,親子一同學習與情緒作朋友,創造雙贏的家庭關係。

【繪者簡介】

繪者  琳達.柯瑞芝(Lynda Corazza

琳達是插畫家。她的兩個孩子,都是高敏感族,而她試圖和她的兩個孩子,維持比較平靜的親子關係。由於熱衷心理學,她在這些工作坊裡,找到她長久以來尋覓的答案。

【譯者簡介】

譯者  陳文怡

喜歡散步拍照。因為喜歡侯麥電影,前往法國讀書生活。法國蒙貝利耶三大劇場藝術系電影組碩士。曾任編輯,也曾翻譯英法文小說與非小說、食譜、電影字幕。

 

目錄

前言

 

孩子不肯⋯⋯ 

他不肯穿衣服

他不肯上學

他不肯坐好吃飯

他不肯吃東西

他不肯幫忙做家事

他不肯整理房間

他不肯寫功課

他不肯用功寫作業

他不肯睡覺

 

孩子無法自律 

聽到「不行」,他就胡鬧

他胡鬧,而且還打破東西或者罵人

他在商店裡胡鬧

他在餐廳胡鬧

他用3C產品時胡鬧

他在車子裡胡鬧

 

孩子覺得自己是遜咖 

他覺得自己在學校很差

他想要一步登天

與其受挫,他寧可不做

他不喜歡輸

他很消極

他為了要覺得自己不那麼遜,不惜撒謊

他為了讓自己安心而說大話

孩子變成家裡的小霸王 

他為了讓人接受自己而反抗

他挑釁、頂嘴,又蠻橫無禮

他製造噪音

他干擾交談

必須再三要求他,而這很耗時

他叫醒家裡所有人

他故意找兄弟姊妹麻煩

 

與人相處,這很複雜⋯⋯

他完全沒有朋友

他很難和好朋友好好相處

他沒有受邀參加生日聚會

他擾亂別人/別人擾亂他

他對人動粗

他看起來沒教養

 

改進教育方式的十種途徑

一、練習觀察,訓練自己注意孩子

二、學習進入孩子的世界,與他溝通

三、為了指引孩子走到更遠的地方,我們必須從他的現況來激發才能

四、在孩子前行的路上,我們要鼓勵他

五、了解孩子鬧彆扭的表現背後,藏了什麼需求

六、與孩子同心協力,一起培養自我調整的習性,使彼此都有更高的EQ

七、為了陪伴孩子的成長歷程,我們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立場

八、塑造社會情感能力

九、全心全意維持親子關係

十、集中心力處理重要的事,需要時間完成的事,就留給時間處理

 

結論 

推薦閱讀

引言

這本書由於兩位媽媽的相遇而誕生。其中一位媽媽,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並身兼心理治療師;另一位媽媽是插畫家與兩個孩子的母親。儘管這兩段人生旅程截然不同,她們都對廣義的人類懷抱熱情,也都渴望能以最貼近孩童需要的方式,來陪伴每個孩子。

 

這本書的骨架與核心,是「正向教養」的步驟。「正向教養」是一九七〇到一九八〇年間,在美國由簡.尼爾森(Jane Nelsen)和琳.洛特(Lynn Lott),根據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和魯道夫.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這兩位移民至美國的奧地利精神科醫師作品,孕育出來的教養方式。正向教養發展了三十多年(主要是在美國),之後傳入法國。二〇一一年起,法國臨床心理師碧翠絲.莎巴德(Béatrice Sabaté),創建法國「正向教養協會」(Association Discipline positive),並組織初期的培訓課程。經由她的推動,正向教養在法國持續發展,也陸續在全球許多國家推展開來,在許多父母和老師身上,都引發了迴響。

 

本書向讀者提出一份平靜和緩的邀請。它邀請讀者一起合作,也邀請讀者成為「有創意的父母」。這樣的邀請,正如我們要對一段關係許下承諾,而這段關係中,交織著不少心聲。

 

成人要調整自己的教育態度,若自己要能堅定又和藹可親,就得完整帶著自己的豐富人性,走上這條共同學習的路。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目標並不在於家庭關係會變得融洽和諧,完全沒有紛爭,而是要重視這段關係的運作是否令人滿意。對於父母和孩子來說,雙方能有機會一起進步,讓自己變得完美,這多棒啊!…

 

這項挑戰會迫使我們遠離自己的習慣。我們會因此振奮,也會因而不安。為了有能力迎接這項挑戰,而這項挑戰也是我們陪伴當今孩童成長必須面對的,安-克萊兒和琳達以她們的幽默、見識、和聰明才智,建議我們運用這些有助於發展創造力的機會,轉化自己面對孩子哭鬧的氣惱,也改變自己為人父母的難處。

 

簡.尼爾森的「正向教養」像是柔軟穩固的布景,在書裡一頁頁鋪展開來。在這樣的背景中,日常生活的場景、解答的尋覓、毫不費力就能反覆運用的教養方式,都和青少年有了緊密連結。而且,本書不會將讀者限制在單一思考的範圍內,或提出那種看起來很有希望,實際上卻會騙人的「現成可用的教養方式」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事情潛在的發展,也刺激我們反省自己,她們帶領著我們,為我們的家庭創造未來,而這個未來的模樣如何,由我們自己做主。

 

最後,本書的深度,展現於精神科醫師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說的「合作」原則。阿德勒非常願意相信,只要有創造力,每個人都能培養出自己的歸屬感,也都能發展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如此一來,每個人都能幫助自己的家庭,使它能好好運作,每個人對社會的良好進展,也都會有所貢獻。

評論

「每個或多或少會接觸孩子的人,都必須讀這本書。這就是我以往夢想能擁有的那本書。」 - - 法國教育工作者奧荷莉(Aurélie)

「這本書透過全彩的視覺化語言呈現,內容淺顯易懂,並以天下父母都熟悉的生活場景作為依據。」 - - 法國「學習教養」 網站 (http://apprendreaeduquer.fr/ )

「如果您希望提供孩子的教養,具有正向教養的益處,您絕對要讀這本書。」 - - 法國「正向老爸」 網站 (http://papapositive.fr/ )

摘文

孩子無法自律,狀況3:他在商店裡胡鬧

我們必須記住,超級市場能在感官層面上滿足孩子(那裡聽得到聲音,而且有燈光、聞得到氣味,還有很多人和大量物品刺激我們購物),可是這個地方也會引發孩子大哭大鬧

如果我們向孩子屈服(快點走過去「滅火」),我們很可能教導孩子學會:只要「哭鬧」,就會「得到」我要的東西。

我們得花點時間,開始用其他方式處理孩子哭鬧:

 

靠近孩子

「你真的很想要糖果。」

確認孩子實際上的感受,也確定他真的很失望。

「你以為我一定會買糖果,所以你很失望。」「你餓了,也受夠了,所以你想回家。」

重新引導孩子

「要克制自己,是很難做到的事,但我相信,你一定能試著辦到。」

 

找到孩子有興趣的另一件事。「你想推推車嗎?」

將孩子想不到的任務託付給他。「走在我前面,好幫我指路!」

試著說滑稽的事。「我跟你說過我那次弄錯推車的事情嗎?」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哎呀,你看,已經沒有蘋果了!」

 

為了準備與孩子互助合作,使我們用不同的方式面對孩子在商店哭鬧,我們必須及早這麼做:

 

1 和孩子一起找出可能有幫助的處理方式

「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你不會在店裡哭鬧呢?」

「帶我在家裡玩的小玩具出門!」

 

2 決定處理原則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這件事順利進行呢?」

「趕快買完就好!」

「如果這樣你就不會哭鬧,我們就盡快買完。」

.

3 達成小小的協議

「我保證在四十五分鐘內買完東西,而你,你得保證在這段時間不哭不鬧。」

.

4 交付責任

「買東西的時候,你也許可以⋯⋯」

「當推車駕駛員!」或「當負責人,保證我們買齊清單上的每項東西!」

或「當頭頭,管理推車裡的貨物!」或「當警衛,檢查我們還有多久可以買東西!」

 

與人相處狀況,這很複雜…狀況5 他對人動粗

當孩子透過暴力,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無論是透過語言暴力,或者是透過肢體暴力),這都表示他沒找到其他方式表達自我。

 

孩子出現粗暴反應,可能是:

 

孩子由於另一個人或其他某些人而感到尷尬、沮喪,或厭煩。

孩子遭人拒絕,或覺得自己受到否定。

孩子的生活過得不公平,或他相信他的日子沒有公道。

孩子成為他人嘲弄的對象。

孩子覺得沒有人了解自己。

孩子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遭人威脅、藐視,或者他受到煽動。

.

無論藏在孩子粗暴反應下的情緒是什麼(像是害怕、憤怒、羞恥⋯⋯),也無論導致孩子產生粗暴反應的處境是什麼(包括實際發生的狀況,和孩子心裡感覺上好像是那樣的情境⋯⋯),孩子都在告訴我們:他無法抑制自己這種反應。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呢?

 

1 向孩子說明,我們覺得不好的是他的舉動(而不是他!),同時對他解釋,問題在於他需要練習

2 和孩子一起找出其他選擇,也一起做他的選項輪盤,藉此向他指出與其動手打人,他還有其他選項可選,包括:

說出我的感受,和我的期望。

去找大人看看。

遠離我們受不了的人事物。

堅決說「」。

做深呼吸。

運用幽默,但不損人。

 

3 協助孩子了解情緒衝動,好讓他能更妥善地處理自己的情緒(相關內容見五十七頁的腦部說明)。

4 恢復對孩子的信心,向孩子表示他可以做到不動粗,同時鼓勵孩子,向他指出他的進步,即使只是非常小的改變。

「我今天注意到,你到晚上七點為止,都沒有動手打任何人或任何東西。」

「你看,你做得到嘛!」

 

.

對於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而且個性極衝動的孩子來說,我們必須記得他們這項特點,並對他們表示,不動粗對他們比較困難,所以他們應該更常練習。

 

狀況:他故意找兄弟姊妹麻煩

 

面對孩子爭吵,我們會感覺孩子叫我們,好像是在叫裁判或評審過去一樣。而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就傾向站在某個孩子這邊,或站在另一個孩子那邊⋯⋯

但這是陷阱!

 

如果這場爭執顯然會醞釀出一種氣氛,讓人心裡不舒服,也會使大家迅速發飆,那麼我們首先得將它視為三喜臨門

 

1 有接觸,就有摩擦!

無論孩子為何吵架,引發衝突的孩子,就是和孩子吵架原因有關係的人

比起不在乎,有爭論比較健康!

完全沒有爭吵的家庭,會使人懷疑這家人是否真的是一家人。

 

2 吵架能讓孩子培養出某些生活技能,像是:辯論、應付挫折、尋求和解、協商、學習等待輪到自己的時候、分擔

 

3 爭執能讓孩子透過與他人互動,有進步的機會,而且是在沒有成人幫忙的狀況下!

 

如果事情是這樣,那麼以這裡所有造成孩子吵架的起因來說,某些爭吵我們可以不理,至於其他爭執,我們則必須插手干預。但家裡每位成員決定自己是否干涉孩子吵架,標準可能都不一樣。

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我們的教育、價值觀、情緒等等。所以孩子吵架時,我們必須看出某些線索,這些跡象都能幫助我們找到最公平又最合適的立場,來面對孩子爭執。

 

當問題涉及輕微吵架

 

1 放任孩子起衝突,讓他們產生摩擦。

如果爭執小得要命,但只要孩子開始爭吵,我們就立即隔開他們,這對於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將毫無助益。

 

2 向孩子表現出我們已經注意到他們吵架。

孩子發生爭吵,五次裡一定有四次會引起父母關注,即使父母這種關切,帶有否定意味。

「我看到你們的狀況了。我知道你們可以只靠自己,就處理好這件麻煩事!」

 

3 我們必須對孩子說,我們相信他們能自己找出辦法,解決他們之間的衝突。

「我不管你們,讓你們自己找方法解決,而且是你們都覺得合適的方式。」

 

4 我們堅決不要插手干預!

(我們離開現場,不要嚼舌根,也不要為了讓家裡維持常態,就要孩子離開房間。)

「你們吵架讓我覺得很不舒服,所以我要離開到遠一點的地方。」

「你們在這個房間很吵,去其他地方吵你們的架!」

 

如果我們打算有條有理替孩子解決爭端,這將使孩子無法從衝突中學習。

 

反之,當孩子爭辯時出現肢體暴力,(或)口中也說出粗暴言辭,或者在爭執中,孩子濫用自己的權力對待另一個孩子,這時候我們就要介入調解,但同時得審慎留意幾個重點:

 

1 插手干涉時,要像居中調解者監護人

如果我們像法官或裁判那樣,日後我們會永遠無法公平調解孩子爭吵

畢竟我們怎麼有可能確實了解,當時引發爭端的究竟是誰⋯⋯?先有雞或先有蛋,大家真的說得出所以然嗎?

我們不清楚事情的完整面貌,也只看得到冰山一角——對於孩子的爭執,我們掌握得住的情況,就是這樣!

 

.

2 不要表明自己的意見或想法,也不需要考慮吵架的孩子是身處同一條船上、半斤八兩。

為了避免在孩子面前表態,我們除了可以再次明確敘述每個孩子向我們報告的事,也必須只聽實際上發生的事。

.

3 要確實想到孩子的所作所為,不能只想到孩子是我們的骨肉。同時要避免提出控訴的「你」打壓對方。

「我在這個屋裡聽到一些話,都是不好的話!」

「這樣的口氣,讓人無法接受!」

「不可以有暴力!」

.

4 請吵架的孩子分開一段時間,使他們恢復理智,好讓他們彼此都準備好的時候,就能馬上重新開始交談。

「去吧,去你們房間裡⋯⋯」

「等你們冷靜下來的時候再回來!」

 

5 (如果他們的「腦部上層」又重新發揮作用,或是等他們冷靜下來)立刻建議他們分享自己的觀點和各自的感受。

「那麼對你來說,那時候是怎麼了呢?」

「你跟我說⋯⋯的時候,我很不喜歡!」

「是喔,可是對我來說,你⋯⋯,讓我非常火大!」

 

6 請吵架的孩子針對剛剛的衝突,一起找出解決方式,甚至請他們找出問題的關鍵,使未來兩人相處情況得以好轉。

「所以說,有什麼是你們現在可以決定的嗎?」

「你們不妨也想想看,下次要怎麼避免這個問題呢?」

 

我們一定要意識到,在孩子的衝突裡,我們的態度會影響孩子接下來面對爭吵時,會長期採取的回應方式。因此,如果我們處理孩子吵架,立場經常「搖擺不定」,我們可能會一直需要透過向孩子贖罪、道歉等措施,來補救我們的行為,或彌補我們說的狠話⋯⋯,當然,這樣的補償,得等我們恢復冷靜之後才做!

 

改進我們的教養之道,方法學習進入孩子的世界,與他溝通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在他的世界裡,我們只要看著他玩,很容易就沉浸在他的想像中,也很容易就親近他。

 

很容易⋯⋯嗯⋯⋯如果我們抱持成見,認定什麼樣的玩樂才「好」,我們想掌握孩子世界的入口位置,讓自己進入屬於孩子的那個天地,我們除了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我們對他的世界有興趣,也要向他說明我們心裡各種異想天開的渴望(因為我們也和他一樣想要玩,只是我們玩的方式和他不同)。

 

無論孩子是否經診斷有自閉症,當孩子選擇到一個格外隱密的保護罩裡避難,旁人想進入其中重新接近他,都將是十分棘手的任務。

 

孩子的玩耍都很認真。他不但會做實驗、進行測試,也會激發自身才智,而且會重新詮釋先前體驗過的情緒,讓自己從中痊癒。在遊戲裡,孩子還會設法強化自己的才能,也會自我調整,並且使自己的想像力更為豐富。更何況有些遊戲會讓孩子與人互動,有些則使孩子學到其他事物。

 

當我們回到孩子的想像世界,重新親近他的內心,我們也在準備日後要與他交流。孩子還十分稚嫩時,我們就能了解他用哪種眼光看待自己、看待別人,也懂得他認為這個世界是什麼模樣。我們透過觀察孩子的身體動作,注意他的活力所在、他的心情變化和舉止轉變,就能收集到大量資訊,幫助孩子和自己的內心溝通,以及與他人來往。

 

啊,對了,神經科學如今已經向我們證實,生而為人,我們都很複雜,而且我們受到神經系統影響,彼此之間都有所關連,再說世上萬事萬物都息息相關。我們愈能調整自己配合孩子,我們的孩子也將會知道他應該如何調整自己,並了解如何適應別人。不過,我們會等孩子年紀稍長,才會幫助他發展這種特質。

 

隨著年紀漸長,孩子會慢慢開始將他的世界與現實世界相互對照,也會逐步將他的世界融入真實生活。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不如換一種方式繼續和孩子交流,變成由我們提出問題,來與孩子討論。我們對孩子提出的疑問,都不會帶有調查色彩,例如:「你今天得到什麼評語?」、「為什麼你做了這件事?」,而比較像是我們對孩子由衷的好奇,比如說:「這份報告的結果,最後怎麼樣呢?」、「然後呢,發生了什麼事嗎?」、「真的嗎?跟我說為什麼會這樣!」⋯⋯

 

必須注意的是,與孩子對話的時刻,絕對不能妨礙孩子玩樂,也不能阻止他去做其他要事,像是和其他人一起運動,或和朋友一起參加活動。讓孩子和別人在一起,發揮自己的才華與能力,而且能樂在其中,這將是一種很棒的方法,讓孩子能遇到其他人,也讓他能與別人共同分擔責任,共享歡樂。

 

我們同意在某些時刻讓孩子看他喜歡的影片,或者願意和孩子一起鑽研他當時特別喜歡的電玩遊戲,領略其中有什麼樂趣,這些事都能使我們與孩子建立關係,而且效力還會大得驚人。雖然我們很不情願做這些事,但是,從我們答應孩子開始,我們就得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否定與不悅。要強調的是,只要父母有意願,就能前往孩子所在的那個世界;而父母去到屬於孩子的世界,並不是為了要證明「那個世界一點好處也沒有」!

 

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和孩子一起玩的花費,和我們運用的設施,都不會決定我們與孩子交流的品質。比起在擠滿緊張爸媽的超棒遊樂園裡玩突擊隊攻防戰,孩子始終都比較喜歡和爸爸或媽媽,一起在房間地毯上爬來爬去。

 

話說回來,不管我們在孩子小時候比較常和他一起玩,或者等孩子年紀稍長,我們比較常和他一起討論,我們之所以這麼做,動力都一樣——為人父母者「走向」孩子,與他交流並了解他的現況,是為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陪伴他指引他,使他進一步往前走得更遠

 

改進我們的教養之道,方法五:了解孩子鬧彆扭的表現背後,藏了什麼需求

 

 

阿德勒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基礎之一,就是孩子像成人一樣有兩種基本需求:

 

.對身處的團體有歸屬感(包括班級、家庭、運動團隊等等);

.對所屬的團體有貢獻(感覺自己有用,也因此覺得自己很重要,而且有參與感)。

 

正向教養正是以阿德勒的主張為發展依據,它指出孩子行為不當,其實是很灰心。如果孩子最後還是無法對自己所在的團體有歸屬感,也沒辦法透過合適的表現,對自己所屬的團體做出貢獻,那麼接下來他就會想盡辦法,尋找自己能產生歸屬感的地方,即使這麼做對他不利。

 

幸好我們有一項靈敏又強而有力的工具,那就是「孩童需求辨識表」(grille d’identification des besoins de l’enfant)。它由簡.尼爾森構思,並在自己的著作裡介紹(請見本書最後的參考書目)。多虧了這項工具,父母可以從自己的感覺開始,學習辨認藏在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需求和信念。

 

如此一來,身為父母的我們會徹底轉變,也就是我們會認清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不會再因為要中止孩子的不當行為,而感到精疲力盡。當孩子心裡的需求已經滿足,他就不再有理由做出不當行為,先前的不規矩也會自然中斷

 

以這項小小的內在革命為出發點,我們就可以放棄處罰。在短時間內,處罰雖能讓孩子不再做出不當行為,但是以長期來說,處罰絕對無法教孩子任何東西。再說,停止處罰孩子,也能讓我們集中心力專心培養孩子的能力。我們會去思考,孩子用不合適的方式做事,隱藏在這種行為背後的需求是什麼?而他之所以這麼做,他心裡深信不疑的是什麼?他應該要培養什麼能力呢?

 

事實上,這種方式最重要的是我們務必漸漸遠離原的教養方式,慢慢開始運用另一項工具,也就是仔細找出問題的解決方式。我們必須和孩子一起尋找接下來會幫助我們共同越過難關的方法。正向教養的步驟會帶來非常有效的執行模式,使我們能在這方面努力,讓自己有所學習。這種基本原則的學習非常重要,它也會讓我們在家裡(以及在班上、辦公室等)度過的日常生活中,融入我們得到的成果。

 

不過我們必須答應自己,願意一步步歷經不同的階段,來做到這件事。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就能造成,而泰山握住下一根藤蔓之前,也不會放開自己手中原本握住的藤蔓!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圖解孩子的失控小劇場: 阿德勒正向教養,終結2-12歲孩子的無理取鬧,親子一同與情緒作朋友”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