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當初這個封面構想是怎麼開始的?
Javick:在介紹狄金生生平的資料中,最容易產生畫面的是關於她對園藝的熱情,網路上可以找到她親手製成的花卉標本(乾燥花),幾乎像是植物學家般的研究紀錄,只要是關於她的國外著作出版品,也不了花卉的草於是成為設計上的表現重點之一。
第二個想法是用紙材與互補色,以及純文字構成的版面,表現狄金生在書信間透露出外冷內熱的個性。
當想法只有模糊的輪廓時,很幸運地剪紙藝術家古國萱出現了。在編輯提供的四幅作品裡,幾乎第一眼就認定了以樹梅坑溪為主題的創作。提案出去後,很快就得到編輯的回應,也認同採用這個作品為封面主圖。
樹梅坑溪原本是一處生態豐富的河川系統,萬物和諧共生、生命力勃發的意象,收藏在質樸的剪紙線條與純粹的剪影姿態中,呼應狄金生在用低調神祕的外衣包藏著她對文字的熱情。
編輯:知道要編這本書時,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就是整本書的視覺。狄金生的詩集幾年來斷斷續續讀過幾遍,但多少會覺得感受不到真正的她。感覺不到,就擔心無法想像出適合這本書的調性。讀了書信文稿後,拉近了和她的距離,但相對也覺得挑戰更大了。因為狄金生是這麼獨特,即使已過世一百多年,還是持續影響許多創作的人,所以我希望書封的呈現能夠既現代又典雅。還有,她在1/3的詩、1/2的信裡都提到了植物,加上她的押花作品美極了,植物確實是她的代表符碼,但怎樣才能使用花草植物,能呼應她在作品裡達對然生命的熱情?這是一大考驗。
Q:在選圖的時候,編輯和設計的想法是什麼呢?有過哪些參考資料嗎?
編輯:討論時,第一個共識是還是用花草植物。
第二個共識是「外冷內熱」這個關鍵詞。
設計的想法是利用紙張材質和不同顏色的反差,來呈現狄金生透過文字傳達的熱。
不過,如果不用很具象的植物,也不想使用押花、信封、手跡,那主視覺應該是什麼?這讓我們「卡關」好多天。來我忽然想到剪紙,然後藝術古國的flickr裡找了幾張可能適合的圖,提供設計參考。其中我覺得最適合的兩張,後來成為兩款提案的主視覺:
1. 樹梅坑溪剪紙地圖:起初挑選這張圖,並不知道這是為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所創作的,只是單純從圖像感覺到,藝術家與花草樹木等自然生命的同步呼吸,似乎與狄金生作品中流露出對自然的情感有相同的頻率。
2. Heart of Gold:這張則讓我想到,總是穿著白色衣服的狄金生的心多麼炙熱,有時幾乎連她自己都會灼傷。
以樹梅坑溪為主視覺的提案,設計很大膽地採用了粉紅配綠色,雖然後來在執行時有不少挑戰,但這的確反映出狄金生寫這些信件時的心情:有時柔軟,有時狂熱,有時巨大,有時渺小,但她終究還是把靈魂保留給她自己。
原本有點擔心這個配色可能會讓人感覺過於大膽,沒想到它受到最多肯定,也就成為這本書的封面。
Q:可以幫我們介紹一下您的剪紙作品嗎?
國萱:2012年,竹圍工作室的朋友邀請我參與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以剪的方式,創作一個意象式的樹梅坑剪紙地。這個術行動環境和當地的居民互動廣且深入,用各種面向的行動來連結,是個很好玩的計畫。幾次參與他們舉辦的活動(無論是自然或人文的),慢慢建立對樹梅坑溪環境周遭的觀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便是自樹梅坑溪的源頭大屯山系起始,沿著溪流一路向下走到淡水河口的過程:
從水源開始處往下走時,就是走在山徑裡,野溪邊有許多動植物昆蟲蝴蝶;逐漸往下,溪水開始被水泥包覆,不再容易接近,路旁出現寺廟、三合院、菜園,聞到養豬的氣味,許多河段甚至完全被馬路覆蓋,看不出水如何流動;最後走到淡水河口,河海交織的空氣又完全不同。
我想著在柏油與水泥間,溪流仍靜靜穿梭。
又想著也許百年前整個流都有豐富的自然景色──苦花魚、溪蝦、大卷尾、大冠鷲、蝴蝶沿著溪畔穿梭,竹林、樹梅樹(也就是樹梅坑溪名稱的由來)、姑婆芋、筆筒樹綠意盎然地生長,接近河口則有水筆仔、紅樹林、彈塗魚、螃蟹、埃及聖䴉散布。而那樣的景象如今已經被水泥柏油所覆蓋,僅露出溪水的局部區域。
我以真實的流域地圖作為基礎,用兩張剪紙剪出心裡的樹梅坑溪:充滿自然動植物生命力的溪流;而另一張為覆蓋了人為建設之後的地圖樣貌。這兩張鏤空的剪紙疊合在一起,則是當下的現實。
這條溪水曾經如此豐厚,而今都已埋藏在層層覆蓋下,必須揭開來才可能得見。又或,那樣美麗的景象也只在我們的想像中了。但,保有樣的想像,我們知道水流仍靜靜在邀請著,帶來蝴蝶拍翅的聲音。
Q:聽說這次書衣不是一般的機器大量印刷,這種印刷方式有什麼特點或困難之處?為什麼選擇這樣的印刷方式呢?
編輯:設計提案一次過關,但要讓提案成真,還真花了一點時間和心力。我們希望呈現手作感,決定先用一般印刷機印版的綠,再請網印廠印出粉紅色主視覺和書名。
所謂網印,主要是在網布製成的網版上壓印,讓油墨透過細孔,印在網版下方的紙張或布料等材質。粉紅色很難在深底色上印得漂亮,所以在網印廠建議下,我先在印刷廠現場略微調降了底色濃度,綠底比原本的設計來得淡一點。網印是手工印刷,每張上墨原本就很難一樣均勻,色差會比一般印刷機大。這次因為印了滿版的綠,紙張吸飽油墨乾燥後出現波浪狀,讓網印難度變得更高,粉紅色油墨也出現更大的濃淡差異。這也是為什麼每本書封的粉紅色看起來都不太一樣。不過雖然有色差,但因為網印的油墨較一般印刷機濃,印後呈現的油墨流動或滿溢的視覺效果,不但帶來更多的手工感,好像也讓剪紙中的花草鳥蟲有了動感。
Q:最後的成品,你們滿意嗎?
Javick:網印的結果出乎意料的滿意。滿意之處不是因為特別精美,反而是網印印刷效果的不穩定性,加上水性光的存在感低,造成了成品具有手感(不一致性)的錯覺。當然,這純屬個人主觀偏好。
編輯:在印製過程中,雖然有些問題無法完全克服或達到原本預期的效果,但等書裝訂好之後,看著這麼多人一起努力的成果,還是感覺到每個環節都扎扎實實付出後的滿足。還有,如同前面說的,網印呈現的油墨流動或滿溢的視覺效果,是這整個過程中最讓人驚豔的。
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