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特價

海之信仰.朝聖台灣離島: 貢王・擺暝・逡港脚,島民祭典的影像側寫

NT$650NT$514save21%

3 件庫存

網上分享
  • 書號

    QB0011

  • CIP

    733.4

  • ISBN

    9786269892235

  • 頁數

    256頁

  • 印刷

    全彩印刷

  • 出版日期

    2024-11-06

  • 裝訂

    平裝

  • 出版社

    Beings眾生,

    一葦文思

  • 規格 17 x 23 x 1.85 cm

內容簡介

揭開海之信仰的神祕面紗

台灣第一本離島祭典的深度影像紀錄

 

★感動推薦★

行政院副院長  鄭麗君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馬幼娟

金鐘主持人.旅遊Youtuber  屠潔

攝影家  張良一

 

***

 

祭典不僅僅是人民敬天拜神的廟會儀式,更是信仰傳承與精神生活的延展。

 

本書作者陳逸宏,同時身為攝影記者、東港東隆宮王爺公子民、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香燈腳的他,在大學參加攝影社第一次接觸祭典攝影後,便開啟了廟會攝影的緣分。此後,他年復一年,用無法計數的影像,記錄下人們敬拜神明的那份虔誠與台灣人民最為樸實的生活信念。

 

三十餘年的影像,終在二〇二一年集結成冊,《朝聖台灣》一書以逾三百幅影像與一年一訪感動人心的隨行紀錄,匯集成一部珍貴的台灣媽祖與王船祭典影像史,並獲得當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的肯定。

 

完成台灣本島的兩大信仰盛事記實之後,他回頭思索已間斷多年的離島信仰採訪,於是便又收拾行囊,在新冠疫情肆虐嚴重的兩年間,無所畏懼地展開了一趟又一趟的跳島旅行,並用相機記錄下金門、馬祖、小琉球、澎湖、綠島、彭佳嶼當地人才得以窺見的宗教儀軌,為讀者揭開離島信仰的神祕面紗……

◆金門烈嶼「貢王」

每年十一月在烈嶼各處舉行的送王,專稱「貢王」。維持古早靜默傳統,絕不回頭以免被王爺帶走。

◆浯島迎城隍:

全台各地卅四尊城隍神尊齊聚金門,百足真人蜈蚣陣,場面盛大。

◆后湖昭應廟卯年海醮:

十二年一次、傳承百年,台灣少見的制煞戲、進桶盤、轉(車藏)牽引亡魂科儀,悼祭百年前海難事件。

◆擺暝坂里十三暝:

馬祖「擺暝」傳自閩東,是元宵日盛大的人神同樂廟會。「坂里十三暝」是全馬祖四鄉五島保有最完整的擺暝活動。

◆擺暝橋仔食福:

橋仔聚落居民僅七戶、不到一百人,卻有八間廟、一百八十八尊神像,「食福宴」是這個神比人多的村落年度盛宴。

 

書中除了有震懾人心的祭典影像,也以文字記載作者走訪離島特殊的信仰文化與風土民情,並分享在拍攝祭典現場時經歷的神祕經驗。想了解不同於台灣本島的信仰文化與流變,本書絕不可錯過。

 

 

本書特色

◆難得一見的離島祭典儀軌:

攝影作者累積三十年廟會與新聞攝影專業,逾兩百幅撼動人心的影像,捕捉親住當地才得以窥見的深度畫面。

◆廟會知識,看熱鬧也看門道:

「長知識」及「小辭典」專欄穿插補充,讓您在觀賞或參與之際,更能深入瞭解廟會儀式的知識。

◆祕訣分享,掌握拍攝好技巧:

「攝影經驗談」專欄,分享多年來作者拍攝各地廟會祭典的職人訣竅與心得。

◆近身觀察,信仰面貌全記錄:

聚焦廟會的神職人員與信眾,充滿人文關懷與影像社會學的視覺張力,為最令人動容的見證記錄。

作者/譯者/編者/繪者簡介

攝影.口述/陳逸宏

同時具有攝影記者、東港東隆宮王爺公子民、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香燈腳三個身分。

一九六七年出生於台灣屏東東港。十三歲在父親(台北市攝影學會成員)的耳濡目染之下,第一次開始接觸底片相機,從此踏上攝影人生。從小喜歡去廟裡看剪黏和神像,床頭書是《山海經》跟《封神榜》。談戀愛時很少在約會,都在衝廟會。

曾任職蘋果日報副刊攝影記者十四年,主跑旅遊與美食。時尚、人像、婚紗、美食、商品,都曾是他鏡頭下的主角。三十歲之後,或許是歲月的洗禮,或許是神明的召喚,他開始全心全意記錄廟會與祭典。曾獲多次新聞攝影比賽生活民俗類大獎,亦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經常參與各地民俗與文化類記錄片平面攝影與製作統籌。現為陳逸宏攝影工作室(EyeShot Photo Studio)負責人,著有《朝聖台灣》一書。

 

【平面攝影】

《發現肯園》、《揉美的力量》、《市長的口袋食堂》、《家在蘆竹湳》等書。

 

【展覽】

「祭特洛伊‧本事紀」、「近未來的交陪」、「出社會: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

 

【獲獎記錄】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賽」、「第二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 生命紀錄類.首獎」。

 

facebook:陳逸宏的逸想視界 The Image world of Y.H.Chen

 

 

文字撰述/沈維巖

曾任職傳播工作十五年,工作足跡包括雜誌、報紙、出版社,歷任採訪記者、企劃主編、編輯主管,現為自由撰稿/編輯。擅長與熟悉領域:旅遊、美食、歷史人文、工具書。參與社會運動二十餘年,關注同志與愛滋人權。

目錄

|作者序|

攝影路上不可知的不二法門/陳逸宏

 

|推薦序|

看見台灣民間信仰的游移動線/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

追著神明跑的影像記錄者/金鐘主持人.旅遊Youtuber——屠潔

絢麗祭儀影像中的人文底蘊/攝影家——張良一

 

【之一金門】

浯島迎城隍

烈嶼貢王

后湖昭應廟卯年海醮

同場加映

 

【之二馬祖】

擺暝坂里十三暝

擺暝橋仔食福

擺暝遶境:芹壁、后沃、南竿

 

【之三小琉球】

逡港腳

迎王請水

遶境

送王

 

【之四澎湖】

元宵乞龜祈福・外垵漁火

菓葉炸王船

 

【之五綠島、彭佳嶼】

綠島:台灣媽祖團三百年來首次集結登島

彭佳嶼:王爺降旨出巡

 

 

|附錄|

附錄一:小辭典

〖之一〗

藝閣

送王

春仔花

看生、看桌

轉(車藏)

剪黏

 

〖之二〗

鸞生

桌頭

 

附錄二:長知識

〖之一〗

城隍爺信仰

金門的鱟

 

〖之二〗

龍角峰祈夢

馬祖冬冷,飛機常停飛

北竿扛乩文化的誕生

 

〖之三〗

迎王祭期間禁水上活動

五毒

和瘟押煞

拍船醮

添載

 

〖之四〗

離島冬冷,只適合特定主題旅遊

澎湖王爺廟四十六間

 

附錄三:攝影經驗談

〖之一〗

強制性補光

 

〖之二〗

追蹤

 

〖之三〗

掌握能綜覽全局的地點

 

〖之四〗

制高點

序/導讀

【推薦序(一)】

看見台灣民間信仰的游移動線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__馬幼娟

 

二〇二一年我接任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一職,當時的基金會執行長釋了意法師設宴邀所有同仁共聚交流,坐我對面的寶髻法師問我:「馬館長,您覺得什麼是信仰?」我想都沒想回答:「信仰讓我身心安頓,對未知心存敬畏卻無有恐懼。」當然,之所以想都沒想,其實是因為在「找答案」這條路上,我已歷經百轉千迴終於定位。我想說的是:但凡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是幸福的。

 

猶記疫情前,我應邀至福建漳州的東山島,參與某台商企業籌設的「關帝文化館」規劃會議。場勘時,董事長站在島上面向大海,豪氣干雲的說:「全台關帝廟都是從閩南東山島出去的。」之後,每次透過小三通至對岸開會,船在海上漂移時,我都會想起他這句話,並想像著信仰與海洋的臍帶關係,以及入境隨俗之後的多元樣貌。這不正是台灣民間信仰最值得探究的迷人之處。

 

逸宏繼二〇二一年出版了第一本書《朝聖台灣》,二〇二四年底又將出版第二本《海之信仰.朝聖台灣離島》,說明逸宏確實是一位專業的影像及文字記錄者,因為歷經兩年往返記錄:金門、馬祖、小琉球、澎湖、綠島、彭佳嶼六座離島的信仰與生活,若不具備探索的熱情及強烈的使命感,是萬萬無法辦到的。謹代表這塊土地上的子民謝謝逸宏的付出,也期待新書出版後,可以在世界宗教博物館所屬的「方寸之間Nature In Me」商店上架,以饗觀眾。

 

 

【推薦序(二)】

追著神明跑的影像記錄者

金鐘主持人.旅遊Youtuber__屠潔

 

何其有幸為神明欽點的攝影師寫推薦序,我們的相遇也是神明的牽引。

 

和逸宏哥認識,是在二〇二一辛丑年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我們在同一個橋墩上等著粉紅超跑,當時背著攝影機衝來橋上的逸宏哥,專注而迅速的按下快門,留住了香燈腳與媽祖的瞬間畫面,也牽起了我們的緣分。而那一年,身為香燈腳新手的我們,從逸宏哥口中得知了白沙屯的二媽遊庄,幸運地參與了全程。

當時我真的覺得遇到了活著的廟會寶典,不久之後《朝聖台灣》一書就上市了,對於喜好記錄台灣廟宇文化活動的主持人來說,真的是奉為經典。後來我們也在東港迎王、小琉球迎王一面追著神明、一面交流文化,更邀請他來到我的廣播節目中分享。

 

記錄廟會文化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從早到晚,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而這次逸宏哥將難度拉得更高,《海之信仰.朝聖台灣離島》來到了各個離島。透過他的鏡頭與文字的紀錄,我驚訝於看似一樣名稱的祭典,但在離島變化出了更多符合當地風俗的樣貌,我帶著敬畏與驚喜翻閱每一頁,謝謝逸宏哥讓文化得以保留與傳承。

 

 

【推薦序(三)】

絢麗祭儀影像中的人文底蘊

攝影家__張良一

 

攝影家陳逸宏秉持著拿命在拚的態度,花了兩年時間,兩度負傷狀態下,在金門、馬祖、小琉球、澎湖、綠島以及早先拍攝的彭佳嶼等六座離島,拍攝質量均豐的台灣離島祭儀的影像作品。一般人要在兩年之內走訪這六座島嶼已有難度,而陳逸宏總在惡劣天候的寒冬進行拍攝與調研任務,其精神、毅力與體力令人感佩!

 

陳逸宏擁有卅年攝影記者的資歷,培養出在混亂擁擠緊張衝突的環境下,仍保有冷靜與專注的心。他時而貼近、時而抽離,在專業拚搏的幹勁下,呈現出小琉球迎王、送王的絢麗飽滿節慶影像,馬祖列島擺暝的魔幻寫實,澎湖新舊一代島民不同價值觀的傳統信仰,金門仍遵循著禁忌的送王傳統。在絢麗、幽幻、飽滿、精準的影像風格下,仍保有人文關懷的深厚底蘊。而我們也有幸在攝影家陳逸宏的鏡頭下,看見島嶼信仰多彩、豐厚的文化價值。

內容連載

【作者序】

攝影路上不可知的不二法門

文/陳逸宏

 

文殊菩薩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菩薩。

祂是大乘佛教最古老的菩薩之一,也是諸佛之師。更是勇於追求究竟真理的勇士。

 

二〇一三年在台北華山,曾經向普立茲獎得主Carolyn Cole請教學習,問了她攝影記者的存在意義為何?

她說:「如果我沒有信念,如果不相信自己的工作可以改變世界,我就無法承擔這份工作帶來的種種壓力。我熱愛攝影,至今都沒喪失這股熱愛,在現場我只是心無旁騖,代替大家的雙眼,記錄下這個因為種族、宗教、貧富不均而分裂的世界!」

 

這段話讓我受益良多,且反思不已。

想到以前拍的這張照片,與一段維摩詰問諸菩薩,菩薩如何入不二法門的對話。

文殊說:「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維摩詰默然無言。

文殊讚歎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那影像呢?

對追求影像為修行之道的我,該如何領悟呢?如果進不了不二,至少不要淪為不三不四才是。

 

二〇二一年,在好友一葦文思總編輯慶祐跟責任編輯維巖的鞭策加持下,催生了《朝聖台灣:燒王船、迎媽祖,一位攝影記者的三十年祭典行腳》一書,也很幸運獲得當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的肯定。

快樂的時光總是稍縱即逝,開心沒多久,慶祐就問我下一本想做什麼?幾經思量,決定花兩年的時間,去記錄各離島的信仰影像,殊不知,這是一個自己搬磚砸腳的重活!既然是自己決定的題目,也沒什麼好抱怨的,終於在二〇二三年底,完成金門,馬祖、小琉球、澎湖,還有綠島及彭佳嶼等六個離島、九個主題的拍攝。

離島的信仰與儀式,跟台灣有一種若即若離的差異感,或許是交通及物資補給的不便,許多在台灣廟會現場已無法與大型夜市、綜藝歌舞團切割,常出現許多「被發明的傳統」,令人費解的同時,在離島反而可以記錄到更多更古老的傳統精神與科儀細節!

 

離島的信仰與儀式,跟台灣有一種若即若離的差異感,或許是交通及物資補給的不便,許多在台灣廟會現場已無法與大型夜市、綜藝歌舞團切割,常出現許多「被發明的傳統」,令人費解的同時,在離島反而可以記錄到更多更古老的傳統精神與科儀細節!這兩年勤飛離島拍攝多次,卻越拍越心虛!因為離島信仰的廣度與深度,完全超乎自己以管窺天的想像!在這過程中,還兩度負傷,一次在金門被紅火蟻咬,另一回在綠島被風吹倒的金虎爺的旗尖砍傷無名指……,箇中緣由,也是另一段可以拿來說故事的素材了。

 

總之,為了追求攝影路上不可知的不二法門,這些累啊、傷啊、燒錢(飛離島真的不便宜),都不算是個事了。感謝所有在這些過程中,一直支持我的家人、好友及出版社編輯群們,特別是陳伯義與李孟芳伉儷,希望這本《海之信仰.朝聖台灣離島》,能夠秉持我用影像社會學來觀察與解構台灣宗教儀式的想法,得窺台灣各離島信仰的海天一角,我會繼續帶著相機前行。

 

對時間軸而言,這才只是序曲……

於二〇二四年七月廿八日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海之信仰.朝聖台灣離島: 貢王・擺暝・逡港脚,島民祭典的影像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