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安.萊斯禮
伊安.萊斯禮(Ian Leslie)
現居倫敦,以廣告和寫作為生。他的第一本書《成為總統》(To be President) 曾被英國天空新聞政治編輯亞當.博爾頓 (Adam Boulton)讚譽為「精闢地捕捉歐巴馬成功入主白宮的戲劇情節和情緒反應」,同時也被《格蘭塔》(Granta)雜誌引用。萊斯禮的作品範疇包括政治、文化、行銷以及心理學,作品廣見於《遠見》、《衛報》和《時代》雜誌。
楊語芸
EV1022
平裝
2012-10-02
黑色
304頁
9789865956141
VERSO (心理學、趨勢、議題、科普),
漫遊者文化
你以為說謊是人格的嚴重瑕疵嗎?但說謊其實是人類演化的動力。
你以為說謊的人心智有重大缺憾嗎?其實他們過得更安定和諧。
你以為能指認出誰在說謊?你相信你對自己一向誠實?那你就大錯特錯!
說謊是天生的,誠實則要學習;
說謊更是社交真正需要的技巧;
認識說謊,你才能真正認識你自己!
※ ※ ※
為什麼我們天生就愛說謊?
本書告訴我們原因……
你知道嗎?
● 每個孩子生下來就會說謊,但在四歲前後,他們才開始經過思慮後說謊。
● 嚴厲地懲罰孩子說謊,會讓他們步入正軌,還是反讓他們更擅長偽裝?
● 為什麼美國總統柯林頓既是出名地擅於說謊,又能深具同理心?
● 真的有完美的測謊機嗎?人類心智與科學儀器的大鬥法,誰會勝出?
● 為什麼警察想要拆穿嫌犯的謊言,會一再地重複詢問各種細節?
● 醫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對病患說謊嗎?毫無藥效的安慰劑竟然出奇地有效?
對於說謊、欺騙,甚至自我欺騙,我們既困惑又矛盾。
一方面,我們討厭說謊、厭惡騙子,
另一方面,我們卻又都沈醉於矇騙撒謊、荒誕故事和幻想念頭中。
如果說謊是不可饒恕的過錯,為什麼我們既對別人撒謊?又常常自我欺騙?
本書以生動的風格和全觀的視野,
帶領我們從演化心理學、神經科學一路到哲學,
一一細數人類如何因為擁有欺騙的能力,而達到演化完善且蓬勃發展的結果。
書中細數諸多多采多姿的真實故事,像是:
黑猩猩的群居生活竟然與人類的黑社會如此相像,
達爾文興致盎然地記錄自己孩子撒謊技術的演進,
間諜如何逃過測謊器的偵察,富蘭克林靠耍詐讓死對頭變成好朋友,
高明的騙徒公然在電視益智節目中一路闖關,成功騙取百萬英鎊等等。
這些引人入勝、發人深省而且饒富趣味的歷程,
不只敦促我們思索自己和真相之間的關係,
更直指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每件事的可靠性,也讓你更認識自己。
各界佳評:
●「天才之作:栩栩如生的動人文字,大膽道出謊言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對於人類撒謊騙人的能力,首見如此真實中肯的評估。」
──史蒂芬.強森 (Steven Johnson),《開機》(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及《幽靈地圖》(The Ghost Map)作者
●「《不說謊,我們活不下去!》讀來就像精彩絕倫的偵探故事──對我們的日常謊言提出發人深省、出人意表而且饒富趣味的調查。我撒了個謊推掉應酬,好整晚躺在床上,一口氣讀完這本書。」
──凱特.福克斯 (Kate Fox),《瞧這些英國佬》(Watching the English)作者
●「讓讀者對人類最獨特的說謊能力進行一趟生動又迷人的巡迴。」
──約拿.萊勒 (Jonah Lehrer),《如何抉擇》(How We Decide)作者
【譯者簡介】
楊語芸,德州農工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放舟文河十餘載,曾於新聞、戲劇、出版等產業鬻字維生。
著有《造反的演員》、《藍海青春後樂園》、《幸福.轉動之間》;譯作包括《Michael:孤獨的王者》、《香料傳奇》等。
導論 蛇騙了我,我就吃了。
第一章 說謊的動物:我們的智慧如何因欺騙而得益
第二章 第一則謊言:兒童如何學會說謊?(為什麼我們該認為他們說謊是了不起的事?)
第三章 虛構症患者:騙子、藝術家和瘋子
第四章 馬腳和露餡:謊言有哪些徵兆?
第五章 真理機之夢:測謊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六章 說謊的我,被騙的我:為什麼我們被設計成會欺騙自己
第七章 我是好人,而且掌控全局
第八章 我們賴以為生的謊言(一):騙人的醫藥
第九章 我們賴以為生的謊言(二):形塑生活的故事力
第十章 門外的兇手:有沒有「白色謊言」這回事?
後記 如何做個誠實的人?誠實生活三原則
【導論】
蛇騙了我,我就吃了。
──夏娃
《聖經》上說,它讓人沉淪。從康德到歐普拉,哲學家們對它的譴責態度向來明確。我們教導子女,絕對不能說謊。說謊即是顛倒是非、脫離常軌,同時也是苦難的根源。世間少有哪一件事像說謊那樣令我們憎恨。
當然,一向都是別人在說謊。發生爭執的情侶指責對方說謊;有投票權的人斷言所有的政客都是騙子;篤信宗教的人指責無神論者不願接受真相;無神論者也指責那些上教堂作禮拜的人,因為他們讓有史以來最大的謊言永垂不朽。在這些論爭中,你認為誰對誰錯並不重要,它基本的原理是一樣的:我說的都是真話,你則用虛構的、對你有利的詞藻來哄騙我。
奇怪的是,不像偷竊、性虐待或謀殺,說謊是我們都會犯的道德罪行,而且我們還頗為習慣犯下這種罪行。心理學家貝拉.德保羅(Bella DePaulo)要求一百四十七個人記錄他們一週內的社會互動,同時記錄下他們有意誤導別人的次數。她的研究報告指出,受試者每天平均說謊1.5次。這應該是保守的估算。另一名研究者羅勃特.菲爾德曼(Robert Feldman)發現,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在十分鐘內就會說三次謊。
當我們明明不舒服卻還說「我很好,謝謝」──這時我們說謊;當我們因為嬰兒長得就像外星人而驚訝不已,我們口中卻說「多麼漂亮的寶貝啊」──這時我們說謊;當我們撕開梅拉阿姨精心包裝的黛安娜王妃瓷雕像時──我們的表情已經做好說謊的準備了。我們都曾經假裝生氣、悲傷,虛情假意或心口不一地說出「我愛你」。就像我們也都虛與委蛇地讚美過別人的廚藝一樣。我們要求子女收到奶奶當作生日禮物送的肥皂時,滿心感恩地微笑──或許我們還會補上一句,如果不這樣做,聖誕老公公今年就不會來了。馬克吐溫說:「大家都說謊。每一天、每一小時;清醒時,沉睡時、在夢中、在喜悅中、在哀悼中。」
我們不只會為「不能說謊」的禁令立下許多例外,有時候,我們還熱烈地贊同謊言。如果醫生告訴一位罹難者的丈夫,他的妻子在意外發生後立刻喪命,而非事實──她生前最後幾個小時承受了巨大的疼痛──我們會褒揚醫生,說他深具同情心。一位失望不已的足球經理在中場時說服他的球員,他對他們的能力有信心,相信他們能夠追回輸掉的兩球,我們會說這是一種懂得鼓勵人心的領導風格(至少這個球隊若最後真的贏球,我們會這樣說)。我們也鼓勵那些有助於建立和睦關係的謊言,例如我們對真心需要感激的人光是謝謝還不夠,我們有必要在特定的情況下說出一些違心之論才算合於禮節。我們把我們稱許的謊言稱為「白色謊言」──但如果要我們精確地定義,什麼樣的謊言可以稱為白色謊言,我們很快就會在資格定義以及抵觸條件之間進退失據。
只要不是直截了當說真話,就是說謊。近年來許多不同領域的學者都開始研究謊言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複雜角色。他們觀察孩童的說謊行為、研究人類在說謊時大腦的變化,同時將人類的欺騙行為與那些遺傳關係最親近的動物親戚相比較,他們的發現已經翻轉了我們對謊言的假設。我開始研究這個議題時,本以為人類會說謊是一種設計的缺憾,有一天會被改正;然而我卻發現,說謊其實驅動了人類的演化。我以為我知道如何指認出說謊的人,但我錯了。我將謊言視為一種心智不穩定的徵兆,然而事實告訴我,善於說謊者比其他人更為安定和諧。我相信我對自己一向誠實,但所有人都會自欺。現在我知道,自欺是一種需求,而不是問題,它帶領我們邁向成功的事業、擁有更健康的體魄以及更快樂的關係。我也發現,當我們不能說謊時,我們會生病、沮喪或發狂。
簡言之,說謊不是我們天性的墮落,而是它的核心。欺騙以及察覺別人的謊言是人類獨特的能力,這樣的能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其分量。如果不先瞭解欺騙,就無法瞭解人類社會,甚至無法瞭解你自己。
我在前面引用了夏娃在伊甸園被指責時的說詞。但在這個故事中,誰是說謊的人?不是蛇,牠只是鼓勵年輕的美伴享用水果。如果真有人說謊,說謊的人是天主。上帝告訴亞當和夏娃,如果他們吃了蘋果就會喪命。他們還是吃掉了蘋果,但並沒有倒斃。上帝不誠實,我們至少可以這樣說。如果連上帝都無法誠實不欺,我們凡人又有誰可以辦得到呢?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