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特價

這個哏,古人很愛用:14組典故關鍵詞,讓你擴充古文語感,深入古代詩人的潛意識

NT$450NT$356save21%

3 件庫存

瀏覽「預購書單」
網上分享
  • 書號

    EG2101

  • CIP

    820.7

  • ISBN

    9789864899852

  • 頁數

    288頁

  • 印刷

    黑白

  • 出版日期

    2024-08-05

  • 裝訂

    平裝

  • 出版社

    文學筆記,

    漫遊者文化

  • 規格 14.8 x 21 x 1.7 cm

內容簡介

 

哏,就是古人寫作時常出現的典故,

掌握這些流傳千年的文化密碼,

就是掌握了理解詩詞的鑰匙。

14組古代文豪愛用的典故和關鍵詞 ╳ 39位唐宋詩人 ╳ 130首詩詞範例

帶你深入古人的潛意識,利用關鍵詞

訓練閱讀理解能力,增加文學修辭,同時學會用精煉的語言精準表達!

 

凌性傑(作家)

厭世國文老師(高中教師)――有哏推薦

◎為什麼看到辛棄疾說「深入白雲堆」,就知道他是在談隱居?

◎為什麼看到李白說「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就知道他是想出仕?

◎為什麼看到陳子昂說自己「歲華盡搖落」、杜甫說「萬里悲秋常作客」時,就知道他們不只在悲秋,還在感慨自己懷才不遇?

◎為什麼看到蘇軾說「望斷高唐路」、元稹說「除卻巫山不是雲」時,就知道他們在懷念情人?

◎為什麼看到陸游說「膾美菰香,秋風又起」,就知道他在想念家鄉?

 

唐宋大文豪讀書破萬卷之後,遇到各種喜怒哀樂、傷春悲秋的時刻,發現比他們更老的古人,早就親身體驗過這個情境了,因此,大詩人將這些古代小故事寫進了他們的詩詞裡,變成了我們如今所說的「哏」(aka典故)。這些哏可不是現今那些只流行三五年的詞,而是經過歷代文人的認證,一用再用,成為了某種文學符號。

典故,是讓詩詞文章增色的關鍵,是能讓讀者秒懂作者意思的密碼。反過來說,看不懂這些哏,往往就看不懂這首詩詞要說什麼了。那麼,究竟是誰創造了這些哏?這些哏分別代表什麼意思?什麼哏是古人最愛寫的?古人又是怎麼用這些哏的?

本書整理歸納了14種古代文豪愛用的典故,賞析了39位唐宋文人的130首詩詞,主要分成三部分:【故事】、【關鍵詞】、【詩詞舉例與賞析】。首先解說每個典故的由來,然後列出關鍵字,再逐一賞析相關詩詞,看這些文人是在什麼情境與背景下寫這些作品,又是如何把典故用在詩詞裡。

【本書特色】

1.從獨特的「典故」角度歸納詩詞

2.透過這些典故的故事IP,增加文學常識與國學素養

3.培養與擴充語感,迅速理解現代歌詞與古典詩詞要表達的意境

4.利用典故的關鍵詞,化繁為簡地理解更多詩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