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活出真我的孩子,才是人生最後的勝利組—《覺醒家庭》簡報

網上分享

文|喜法莉.薩貝瑞博士

我相信,大部分的教養之所以會失敗,都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孩子真正想從我們這裡得到什麼,好讓他們成長茁壯。每個孩子都想知道這三件事:

Q:我有被看見嗎?

Q:我有價值嗎?

Q:我很重要嗎?

當孩子覺得自己被看見了,相信自我價值,並且認清他們身為一個人,重要的是他們真正的樣子,而不是因為他們做了什麼,他們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並享受這感。覺,會轉變為熱情,讓他們全心投入任何會引起他們注意和專注的事物。換句話說,孩子天生對自己的愛會體現在對生活的熱愛上。

在本書中,我所提出的概念是,

大部分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都是源於恐懼;這也是小我的特徵。

我們的恐懼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也是他們大部分不良行為的根本原因。同時,我想告訴你,這種恐懼毫無根據。我們大可不必害怕,而是應該了解,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去信任孩子和他們的未來。因為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具有大智慧的宇宙中,為了完成目標,它會跟我們共同創造生活情境;而每個情境,都是專門為我們的成長所設計的。當然,你可能會認為,在某些情況下,人純粹是邪惡的。然而,與其用這種單一角度看事情,讓自己產生恐懼和不信任感,我更願意在不同心理層面的細微差別上,去了解人性的力量。如此一來,我們所能做的,將不只是與之對立,而是對人們的真實天性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並透過這個機會來了解真正的自己。

想維護我們所認定的權力,是人之常情。當它不是源自於小我,而是從更深層的自我而來時,這種為自己增權培力的感覺是健康的。

我所說的「更深層的自我」,指的是我們不被小我經常性干擾所撼動的那個部分。

比如說,我們一方面看到自己開始生氣,卻同時又能夠堅定地保持冷靜狀態,並在尊重自己和孩子的前提下,開口說出我們的要求。或者,我們看出來小我想要施以威脅懲罰渴望但拒樣的衝動,去尋求另一種方式來堅守我們的界線。

如果我們停下來注意自己的心理活動,就能察覺到自己那些不符合進步意識的時刻。

由於覺知教養所關切的,是我們行為的真正根源(沒錯,我的意思確實是我們身為父母的行為,而不是孩子的行為),因此能避免那些快刀斬亂麻的方式。相反的,我們會經歷真正轉變成為爸媽的過程。

當孩子反映出我們那些還沒有成熟的面向,透過一再重複的自我反省,我們就會有能力成長為真正了不起的父母──也就是這個世界上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的那種父母。

摘自覺家庭讓孩子成為父母的喚醒者,以覺知走出傳統教養困境

網上分享

【閱讀現場】我們看到的童話不一樣 —專訪《童話的魅力》譯者王翎

2018-02-08

【編輯現場】《少年來了》譯後記

2018-02-08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