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獻給亂世的禮物書,
也是瑜伽人的必讀經典,
更是現代人面對生活挑戰時,最有智慧的指引。
繼《瑜伽與動禪:VINYĀSA的流動藝術》,
理察‧福禮縵與瑪麗‧泰樂攜手探索《博伽梵歌》,
淬鍊古老智慧,獻給這個時代,引領我們從「我」的皮囊中突破,
感受愛與慈悲,從容面對兩難與矛盾。
~花蓮慈濟醫院能量醫學中心主任 安住推薦~
◆印度最經典、最深刻的宗教哲學詩
《博伽梵歌》出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第六書,共分為18章,不僅被譽為印度最普及、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哲學詩,也被比擬為「印度聖經」,有著無可超越的崇高地位。
《博伽梵歌》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動人故事,描述般度族戰士阿周納在戰場上所面臨的難題——對立的兩邊,都有他所愛和所景仰的人。阿周納面對著自己的懷疑和恐懼,同時也質疑著傳統、職責、文化價值,甚至包括他自己的觀點和教義本身。書中另一個重要角色,導師奎師那,則悉心引導阿周納走向洞見、蛻變、愛和慈悲,也讓他理解:如何實踐並走向人生的至高理想——「解脫」一途。
◆當代瑜伽大師的心靈引導
本書作者理察‧福禮縵與瑪麗‧泰樂都是當代深受人們尊敬的瑜伽大師,他們熟悉《博伽梵歌》的故事與哲學意涵,因此在本書以實用而且直接的方式,闡釋許多蘊藏於這部經典中、超越宗教的生命智慧與哲理;這些深刻且獨到的見解,不僅引領我們應對生活當中無可避免的挑戰,同時也讓我們學習同時保持開放、保有明晰並具有同情心。
故事中的戰場既有真實意義,也以隱喻方式指出,人生真正的戰場,都在我們的內心。我們都可能是阿周納,就讓兩位瑜伽大師帶領我們,隨著故事裡的主人翁阿周納,一起來一場以信任為基礎的覺醒之旅。讓你我於混亂的二十一世紀中,習得如何自我覺醒、擁有智慧、保持愛與慈悲心,平衡、穩定身心。
◆當代瑜伽大師的十組實修心法
兩位作者於附錄提供了一套搭配《博伽梵歌》的實修之法,指引聲音、呼吸、為心智創造空間、簡單靜坐冥想等練習方式,或以身心平衡、培養幸福感、轉變心智狀態等主題作為練習。
無論是否有瑜伽基礎,都可以練習這些依據《博伽梵歌》逐步架構的實修之法,你會很快發現,透過練習能夠幫助我們由內而外地訓練自己,建立穩定基礎,有益於維繫身體、心智和情緒的平靜與穩定,擺脫成見和執著,啟發善良、慈悲的身體覺受,並連結內心深處的真我。
◆◆◆
在通往解脫的道途中,
最好的修行,就是閱讀《博伽梵歌》。
◆◆◆
【本書特色】
◆作者為當代國際瑜伽大師
◆《博伽梵歌》是瑜伽界公認的最高指導經典,亦為世界四大名著之一
◆第二部:收錄《博伽梵歌》原始文本與譯文對照,更進一步貼近原典
◆第三部:收錄10套實修心法:作者根據各章節內容,為讀者設計10套實修方法,以最實用的方式引導讀者練習、保持身心穩定
|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簡介】
理察‧福禮縵 Richard Freeman
瑜伽學生身分始於1968年,他亦加入位於芝加哥由Matsouka Roshi創立的禪寺。身為哲學系學生,當時的政治和文化環境促使他啟程至印度練習和探索瑜伽和奉愛。身為僧侶,他遊遍印度和東南亞,並於1974年開始在伊朗教授瑜伽。他孜孜不倦地學習艾揚格(Iyengar)和阿斯坦加(Ashtanga)、兩者在相似練習中的關係以及在每個人身上的應用。至今,他仍是比較哲學的學生,他感興趣的領域是歷史及更重要的是當代不同文化和練習之間的交流。他和瑪麗‧泰樂目前基於人際關係脈絡教授練習瑜伽和禪修的方法。
瑪麗‧泰樂 Mary Taylor
於1972年開始學習瑜伽,當時主要是為了平衡與減輕在傑式塔中心(Gestalt Center)擔任專業廚師和培訓的壓力。很快地,體位法帶來的深度影響深深吸引她,再加入瑜伽的其餘七肢的練習,影響了她生命的各個面向。她深入研究瑜伽與佛教、心理學、衛生保健、政治、科學和藝術等其他學科之間的相似和相異(通常是互補的)理論基礎,她每天持續學習與練習,並將墊子上的餘韻導入她的工作和生活。泰樂與理察‧福禮縵共同創立了位於科羅拉多州博爾德(Boulder)的瑜伽研究工作坊。現在,當不在世界各地教學時,他們居住在博爾德或泰國。
【譯者簡介】
湯乃珍 Naichin Tang
華人瑜伽圈最早的耕耘者。以流暢中英文清晰傳達教誨,整合流暢姿勢、順位法則,融入精妙呼吸、唱誦與冥想,在東方哲學、西方科學,與當代生活的交會與覺察間,鼓舞學生表達光、愛、真實與和諧。
常年跟隨當代大師理察‧福禮縵、克萊夫‧謝里丹(Clive Sheridan)進修,也是他們最頂尖的華語口譯師。tangnaichin.com
陳薇真 Joanna Chen
政治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現為瑜伽練習者與分享者。譯作《瑜伽與動禪:VINYĀSA的流動藝術》。gisele166@gmail.com
目錄
【譯者導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作者序】一起尋找覺醒的時機
【第一部】愛的真相大白
第一章 良知和危機的兩難
第二章 和諧的本質:不二、非一
第三章 行動:意圖、執著和放下
第四章 適時而知
第五章 馴服心智的古典瑜伽
第六章 從身為偶像回到現實
第七章 扎根於愛的無常中
第八章 時間與奉獻的闡釋
第九章 最終的臣服
第十章 愛的中庸之道
【第二部】《博伽梵歌》
【第三部】實修
一、透過聲音體現
二、隨著呼吸的浪而動
三、為心智創造空間:簡單的靜坐冥想
四、身心平衡
五、生命如露
六、培養幸福感
七、轉變心智狀態
八、滋潤幸福的種子
九、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十、循序漸進:正法、意圖和動機
【致謝】 |
序/導讀
【作者序】一起尋找覺醒的時機
在二十一世紀身而為人的意義為何?極端現象席捲全球,富人和窮人、受教育者和白丁、健康者和無法獲得醫療資源者間分裂加深。在國家、宗教、性別間的巨大歧異和內在衝突,甚至也存在於緊密相連的家人之間。隨著科技進步,我們比過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溝通和見面,但矛盾的是,許多人卻感到無比的孤獨,而我們應對的方法,是透過社群媒體不斷地宣揚自己是多麼的聰明、特別,又超凡出眾。我們擁有大量的資訊,然而,許多人出於無恥的欲望而持續曝光,為謀求一己之利而扭曲事實或欺騙他人,使我們愈來愈難辨別該相信誰的話。也許有朝一日,當回首過去,我們將視這個極端的世代為迅速催生洞見的新紀元,因為在撕裂我們之混亂和分離的表象之下,也交織著我們對連結感、真實性和永續性的強烈渴望。
有趣的是,儘管我們可能擔心世界已經墮入了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某些日子的確感覺如此),但在許多方面,現代和歷史中的生命並沒有什麼不同。總有騙子與小偷、聖人和罪人、自滿且無知的人,伴隨著熱切地尋求意義和真理的人。人類的苦難,連同其希望和良善,也非首見。的確,細節已改變,然而,於此非凡的星球,擁有殊勝的人身,我們所面對的潛在困難和喜樂,與過往並無二致。
我們來到這世界,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從某些方面來說的確如此)。我們發現「自我」,並開始感到完整。但是,某一天大多數人都被狠狠敲醒了,明白有無數人也認為他們
是世界的中心。我們對自己的無所不能和重要性種下了懷疑的種子:「這怎麼可能?」然而,當我們又回到慣性的思維模式,我們便對這個問題不再理睬。我們繼續編故事,那些其他人都難以忍受、無趣的「我的故事」──堅實的重返焦點。我們掙扎、質疑、痛苦、歡笑和愛。我們擁有絕佳的洞察力與好運氣,在自我感覺良好的順利時光,就歸功小我,將過錯與疏失合理化。而當事與願違,我們也許變得憤怒、心胸狹窄或頑固不化。
在生命流動裡,嘗試在逃避、拒絕接受或試驗,到處尋覓舒適區,載浮載沉地擺盪於衝動和欠缺計劃的夢想之間,直到我們孤立的小我宇宙,衍生噁心與厭煩。當失去連結的狀況變得嚴峻,在全然絕望的時刻,我們甚至可能全盤放棄,聽令於虛有其表的權威人士、毒品、自信的騙子、某個系統或公式。
而如果夠幸運,我們會在某個時機點覺醒。我們體驗了矛盾的悖論:包裹在被稱為「我」的皮囊中獨自生活,同時也認知到自己存在於一個無限、相連、精細的完整網絡之中,是多麼不可思議與美妙。我們偶然地嘗到了以開放的心胸和心智去信任生命過程的花蜜,意識到我們是中心,卻也是整體的一部分。獨立,但一點也不分離。覺醒並超越自我沉溺與痛苦的前景令人著迷,也同時令人困惑、充滿啟發和挑戰。如果我們不敢冒險,可能會遭受更大的痛苦,而且容易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無論是清醒還是夢遊過一生,我們的出生、生活和死亡模式,以及人類處境所既有的內在混亂,都是萬花筒中部分的圖騰。現今與荷馬史詩時代如出一徹,也可預見未來將會是如此。
儘管內在的混亂可能令人不安,我們仍很可能找到並依循一條道路,以平息內在的不滿足。擺脫苦痛、通向自由之道,最終是一個學習信任的過程,放下心智、感知和情緒的習慣模式,因為這些模式使我們不斷陷於自我沉溺的分離中,循環不已。我們對幸福的強烈渴望是關鍵,也是促使我們前進的動力。決定「是時候擺脫苦難了!」──是我們必須採取的第一步,而身體力行後,我們會立即發現途徑近在咫尺。這一切都始於真誠的發心,不懈地培養慈悲心,擦亮敏銳的明辨智,並真切地祈望所有人皆離苦得樂。
人類渴求這種自由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幸福」,有史以來一直是宗教和偉大的思想家沉思的主題,而人類於解決存在問題的過程裡,產生了戰爭、君主制、文化規範、教條和傳統。而同樣的,也因為世世代代的夢想家和神祕思想家—那些為了覺醒而大膽質疑和冒險的人,湧現了神話的意象和錯綜複雜的故事、淒美的詩詞和燦爛的詠歌。
《博伽梵歌》(Bhagavad Gītā,通常簡稱為「神曲Gītā」)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是著名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Mahābhārata)的一部分,其歷史可追溯至西元前八或九世紀,其完整的教旨在日後被傳頌成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中的故事層層相疊,充滿了欺騙和勇敢、愛與背叛、困惑和悖論,使之成為印度教徒和探索離苦之人的經典著作。這個神話在許多方面批判了宗教的極端主義、種姓制度和社會無正義,聖賢毗耶娑(Vyāsa)向其早期門徒們講述了這個神話,並由象神(Gaṇeśha)記錄下來。這是俱盧(Kaurava)和般度(Pāṇḍava)兩族的故事,以及他們在戰爭中,為了爭奪土地和勝利所面臨的複雜考驗。
Gītā,在這部史詩的中段,宣說所有引領開悟的方法,最終都登峰造極於奉愛(bhakti)或愛。故事透過般度族的戰士阿周納(Arjuna)在戰場上面臨的難題,因為對立的兩邊,都有自己所愛和景仰的人。這引人入勝的動人故事,講述了阿周納如何面對自己的懷疑和恐懼,同時也質疑著傳統、職責、文化價值,甚至他自己的觀點和教義本身。他摯友和老師奎師納(Kṛṣṇa,恰好是代表慈悲的印度教神祇),仔細地引導阿周納走向洞見、蛻變、愛和慈悲。
然而,當我們發現自己徘徊在危機或困境的兩難時,Gītā也為我們提供了指引。我們應該行動還是不行動?若是採取行動,正道為何?世代以來,這個古老的經文已成為瑜伽傳承的基礎指南,不僅能幫助孜孜不倦的學生理解阿周納所面對之混亂困境,或許更引領了我們在覺醒之際所面對的複雜難題。
翻譯Gītā的智慧為現代所用,是我們長久以來的夢想。在本書的第一部分中,我們依循經典原文先後的揭示,陸續地探索教旨,同時交織了Gītā在當今複雜世界中的相關性,以及如何作為實用指南的洞見。第二部分是完整文本全新的逐段翻譯。由於Gītā教導的重點之一在於具體的實踐,使人們能透過具冥想特質的練習體會與領悟教旨,因此,第三部分也提供了Gītā重點主題的體現練習,例如,無常,變化的本質,以及幫助身心平靜穩定的簡單練習。我們希望這些練習不僅闡釋教旨,也能有助於面對日常生活的挑戰,藉由實用的方法來保持專注、穩定和安住當下。
內容連載
第一章 良知和危機的兩難
想像一下,在又長又深又舒服的睡眠後,你於早晨醒來。深吸一口氣、伸懶腰、打了個大哈欠,你逐漸進入這一天。但是,接著你聽到遠處憤怒的鼓譟聲。集中注意力,你辨認出熟悉的聲音在謾罵,穿插嘈雜的腳步聲、咳嗽聲、笑聲和閒聊聲。光線比平日此時明亮甚多,你逐漸意識到自己根本不在床上,四周是泥濘的道路,身邊還有一大群人盯著你醒來。
你和最親密的朋友在一起,處於混亂對峙的中心,局勢顯然一觸即發。你的朋友似乎很鎮定、清明、堅強,但是你被懷疑和恐懼的浪潮完全淹沒,感到汗涔涔、噁心與呼吸困難。你捏了自己一下,看看能否逃離現場,這一定是場噩夢。但是你仍在這裡!這不是夢,不是錯覺,也別無出路,如果不盡快採取行動,你知道自己即將死於戰爭中。
戰場的一邊,你看到摯愛的家人、親密的朋友和社群內受人尊敬的成員。另一邊是你的遠親,與這些年來你的老師們。你憶起這個衝突是源起於既有的政治歧見。而你曾以為能夠透過談判解決的衝突,現下已變成迫在眉睫的戰爭。克服困惑、悲傷和恐懼後,你很明白這不是夢,你前所未有地警醒於危機的中心,岌岌可危地立於行動與否的懸崖上。
無論所做為何,我們所敬愛的人都會被殺死,這可怕的局面遠比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極端情況更為嚴峻。然而,陷入任何危機時,我們同樣會經歷感覺無法克服的難題:家庭爭執、緊急情況、苛刻的工作環境,或受到他人的攻擊、虐待或冤枉指控。當面對任何兩難的推擠和拉扯,尤其是當領悟到生活的無常、牽一髮動全身的生命本質時,我們可能會浮現困惑、悲傷和絕望的感受。對於應該採取何種行動,很難有一個簡單、明確的答案。相反地,當愈仔細審視所遇到的困境,我們愈清楚自己有諸多可行的選擇,而其中也必然會有互相矛盾之處,但是要走出去就必須選擇一個方向。
覺醒的旅程,開啟
處於分裂的情況下而且必須採取果斷行動時,我們就來到了岔路口──有機會「醒來」並全然投入生活經歷,體驗互相依存的關係。如果我們因應狀況並鬆綁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傾向(即使只是片刻),就有機會獲得洞見,也或許能顧全大局的伺機而動,而非被慣性的模式、自我中心與妄自尊大的意圖而驅使。
然而,在這些緊要關頭中佔上風的,往往是懷疑、恐懼和困惑,我們通常忍不住衝動地逃避困難,再次沉睡於自我的舒適妄念,自視分離或高於一切—認為自己的存在是全然的獨立現象,顧自扮演渺小故事的主角,甚至活在想像中的個人祕密小宇宙。而這正是在Gītā史詩的開端,主角阿周納的處境。他開始了一段覺醒的旅程,思考著:「我的人民(軍隊)和般度之子們狀況如何?集結成群,渴望在法和行動之域而戰?」(1.1)
許多印度文本或教導,會在起始時(有時甚至是開頭的字句)提點經文要旨的線索,而Gītā的第一節詩句也是如此。當阿周納進入正法與行動之域(dharmakṣetre kurukṣetre),他訝異地看到兩方敵對軍團,全副武裝地準備為王國的權利而戰。阿周納與他的好友戰車御者奎師納共乘一車,他血脈賁張,想像著在戰爭中履行責任的快感。身為一名戰士或統治階級──剎帝利(Kṣatriya),他畢生的準備就是為了此刻。我們可以想像他抽出他可靠的弓,撥弦測試確保校準。他聽到敵方在遠處吹響了數以千計的海螺,因此他和奎師納也吹響了他們的海螺,昭告戰鬥就緒。
而於此同時,阿周納也更清晰地看見了整個場景,他猶豫了,要求奎師納將戰車駛到雙方陣營之間,以便更仔細地評估局勢。他看到朋友、家人、老師和親信們排成一列,組成他的陣營。他很快意識到,敵方陣營中也有許多親戚,以及他敬佩和愛戴的人。想到所有人都將上陣廝殺的恐怖局面,阿周納的手掌汗涔涔、開始發抖,他感覺雙腿顫抖、皮膚似火燒、嘴巴乾燥、毛髮豎起。
從故事一開始,阿周納就意識到心慌意亂,渾身不對勁。如果他們獲勝,他的兄長會成為國王,阿周納的權力將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他並不想「在戰爭中獲得勝利」。反之,他知道殺戮毫無意義,傷害他想與之共享國土的朋友和家人是荒謬的。他看破了權力和財富的誘惑,而這對任何人來說都難以抗拒,尤其是有關個人利益的引誘。
好比說,假設你即將有份更好的工作,該職位需要經常出差並大量加班,但你想:「至少我會賺很多錢,並且能夠買得起大房子。」而後來你意識到,如果接受這份新工作,你將毀了與家人的關係,因為你永遠無法在家陪伴他們。你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二十小時,飛到世界各地。你可能覺得自己很特別,對自己擁有的職位、財富和權力感到非常滿意,但那些你欲與之同享大房子和上流社會的人,卻將覺得痛苦。
因此,就像是這份新的工作,Gītā一開始的教旨展示出──所有這些爭取主權的計劃,肇因於小我所欲求的某種王國,而征服的行動,終將破壞我們的關係,與共享成果的初衷。這是現代唯物主義者經常遇到的情況。在世界各地,眾多文化中的人們在經濟上獲致成功,尤其是在資本主義國家,但卻破壞了人際關係。他們何樂之有?「噢!我的現代豪宅有私人游泳池。太遺憾了,我已經離棄了所有的朋友,也沒有人會來拜訪。我孤獨一人。」
同理,隨著全球推動無限經濟擴張,人類其實也在破壞這個允許我
們享受的環境。如果我們決定使用工業化農業來種植更多的糧食,破
壞環境,使無數代子孫無法享受高品質的食物或生活,那麼我們就是
目光短淺且相對愚蠢的。為了獲得更多的自我欲求,任何破壞自他關係與所棲息之地的有機體,都將自食惡果。因此,從某種層面來說,阿周納實際上看到了這種源於小我的自我實現方法,是有害且愚蠢的。他抵達戰場,立即意識到關係的重要性。阿周納不為私利著想。他領悟愛。他的直覺告訴他,這種情況絕對是錯誤的。然而,由於他的文化、成長經歷與懷疑,他無法信任自己的直覺。
阿周納告訴奎師納,如果他們上陣,他預見的是惡兆和不義的結果。在這種痛苦與巨大的衝突下,即使阿周納的心明瞭戰爭是不道德的,他卻也牢牢地執守於自己戰士的身分,因此陷入了兩難。他應該殺人嗎?他問自己:「天啊!我們竟然決心犯下滔天大罪,為了貪圖王國之樂而殘殺自己的人民。如果持國(Dhṛtarāṣṭra)之子們用武器殺了我,我也寧可手無寸鐵,不會抵抗,這對我來說將是至福。」(1.45-46)了解戰爭毫無意義,阿周納告訴奎師納,宣稱他寧願死於和平主義,也不願殺人。在這裡,第一章接近尾聲,曾經充滿活力的年輕戰士倒在戰車的座位上,弓從手中摔落,因不確定性而凍結,無法行動。
請記住,在印度神話中,弓箭代表著和諧的身與心。心智就像弓一樣,射出思想的箭。透過瑜伽體位法(āsana)、冥想(meditation)和調息法(prāṇāyāma)來調節身體的氣(此即感知,prāṇas),心智就會逐漸清晰,靈活地遊走於思想與反思、痛苦和冷靜、行動和不行動之間。透過這個專注又饒富彈性的心智,我們的思考也會益加精確,銳利智慧和專注的箭,從而清楚如何採取善巧的行動。而Gītā的故事,就從阿周納全然的混亂中起始,展開了他靈性、智慧和個人等層面的覺醒。
這正是為何神話的場景設置於法(dharma)與行動的戰場。法這個詞有很多含義,但在此脈絡中,首先它表示責任或法性職責的範疇,即阿周納應該做的事情。此外,它也代表理想或概念的領域,以及結構、認知和技術所涵蓋的疆域。法可以指根本教旨或事物的宇宙秩序,它定義了人在世上的個人目的,並隱含了明辨力,以指引德行。當我
們對自己的目標或法性職責非常熟悉時(它必須是由我們自身的狀況所定義),便能開始看見存在的終極結構,是恆變的也永遠根植於關係之中的。當我們培養了融入脈絡的智慧,就自然而然地生起仁慈、相互連結與慈悲的行為基礎。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法就是連結萬事萬物的凝聚膠。
另一個戰場的特性是行動:阿周納應該做什麼,又或者一旦確定某種情況下的行動方針之後,我們到底該怎麼做?無論我們在衝突或情境的細節中多麼煎熬,不管如何謹慎權衡最佳的行動方案,直到真正邁出第一步時,我們的行動才算數。這一步是真相揭露的時刻,在付出努力之後,成功或失敗才見方曉。當然,在我們全力以赴的行動之際,等同重要的是保持專注和警醒,傾聽回饋,明辨出適當的下一步(有時與起初設想的最佳方案完全相反)。例如,假使你是汽車、車輪或輪胎的設計師,直到汽車實際上路被測試之前,一切都沒有意義。
如果輪胎飛散或汽車撞成了熊熊火球,你就會意識到設計不正確且必須重新設計。因此,行動之域(kurukṣetra)指的不僅只是行動,更
精確地來說,是邁入行動時的明辨力。這代表因時制宜的行動:穩定覺知於你的道德基礎上(即你的生命意圖),使你的動機和行動能夠反映並順應意圖。如此一來,你會清楚地知道,在每個當下特殊的行動方針,以及相對應的適當時機點。
覺醒時必然要面對的危機
在這個非比尋常的場景中,Gītā揭幕了,如此重大的對質勢在必發。這些要旨不會設定在如玫瑰園等的田園美景,而是刻意設定在戰場。這種極端的局勢代表著每個人真正開始覺醒時所面臨的危機,當置身於世上錯綜複雜的關係之際,我們以開放的心智與坦誠的胸懷來回應難題。仔細觀察,我們發現實相、知識、耐心、行動、信任、仁慈—愛的本身,都是行動的指引。屆時,我們開始覺醒,而如果夠幸運,我們依止於所謂法與行動的疆域,或者一個能和諧法與行動的架構,心住於法而行。而事實證明,誠如Gītā中所教導的,在所有人皆面對的困境中,無論任何情況,我們的行動都被不能簡化成單一的法或單一的公式、技巧或風格。然而,我們仍必須從某個地方開始,邁出關鍵的第一步。
雖然Gītā中的奎師納是老師,卻是由拒絕戰鬥的阿周納提出了初步深刻的教旨,理應撼動人心。然而,奎師納立即指正阿周納的猶豫完全肇因於無知,從而以更有趣的方式確立了要旨。身為讀者,大多數人一開始都應和阿周納對貿然衝入戰場與無情殺戮的抗拒,尤其對那些已練習瑜伽一段時間的人特別是如此,因為我們認同帕坦伽利(Patañjali)在瑜伽經中提出的第一則持戒(yama)(或道德原則)──不傷害。
我們已經更加柔和,對他人更寬容,更可能成為素食主義者,因為不願危害有情眾生。見到阿周納崩潰,丟下心愛的弓,並暴露他的脆弱,宣布自己不願意殺戮,奎師納不但沒有嘉勉阿周納是個優秀的瑜伽行者,卻是露出燦爛的笑容說:「你一面談論智慧,而另一面卻又悲傷那些你不該為之悲傷的人。智者不會為生者或逝者而哀悼。」(2.11)因此,奎師納一開場就非常惹人厭,這也很有趣。故事為什麼如此刻畫奎師納?出於這個原因,許多學者(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都如此)都屏棄了Gītā,因為他們認為奎師納和Gītā鼓勵無謂的殺戮。乍看之下,奎師納的確是建議阿周納漠視自己的良知—他的道德標準,強力武裝他起身戰鬥與廝殺。的確,他告訴阿周納,在戰場上殺人並不重要,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總之,他們無異於死。「那些自認殺人者與那些認為有能被殺者;兩者皆無知,祂不會殺也不會被殺。若瞭知此乃不滅、永恆,無生、無毀的人,能夠殺誰?誰能被殺?」(2.19;2.21)思考接下來的全文所傳達的啟示,很顯然,奎師納要
教導的要義極為複雜,不僅僅是鼓勵阿周納盲目履行自己身為戰士的職責而進行殺戮。
如果我們過於執著於細節──Gītā的神話故事,那麼就很容易忘記,這個教導旨在為所有人獨特之處境所提供指引。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任何人面對危機時都會發生的內在衝突,而在危機時刻,我們都必須起身迎戰。從隱喻的角度來思考Gītā,我們可以想像自己的身體即是一生中承載我們的戰車。奎師納代表我們的智慧──覺智(buddhi)和理解複雜情況與其緣由的能力,因此,根本上,他代表純意識(paramātman),在印度神話中被視為是「至上或原始的大我」。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我們內在的奎師納是見證者、朋友、摯愛──他者。在神話傳說中,他駕駛著戰車,而戰車代表阿周納的身體。拉戰車的馬匹象徵感官,而胸有成竹的奎師納掌握著韁繩,代表著心智統御當下感官的必要性,以免被四處拉扯。既為純意識,奎師
納代表著智慧,而且他選擇與阿周納的現況合作──阿周納真誠、熱切,對理解世界開始有更深刻的醒覺,但目前仍受到思想和感官的束縛。與其扮演上帝這個強大角色,或者扮演一個強迫推銷傳統、教條甚至真理的老師,奎師納選擇了僕人和嚮導的角色。這本身就是個教導,對吾等有興趣成為老師的人來說特別受用。
吹響海螺,回到當下
阿周納代表所謂的自我或自我意識,稱為Jivātman。我們和他一樣,都非常熟悉個人的自我意識,因為這是我們獨特的思維建構能力,包括微妙或粗略的思緒、欲求和厭惡,以及身體、心智和感官間的互動體驗。自我意識是我們想像中的真正自我,肉體接續著肉體、此生到來生、各種境遇的流轉。它不斷提醒著我們在具相世界的獨特體驗,而同時,這種體驗也必需與較為隱微的、直覺的、神祕的、無常和相連性的無我感知,對話交流。當我們在兩種體驗之間找到平衡時,也就是我們既作為個體生命(即jivātman),又作為超越肉體和想像的自我(即paramātman,至上意識)之共同存在,於是認同與分別心的掙扎便開始消退,而這就是隨著故事進展,逐漸發生於阿周納身上的狀況。
奎師納陪同阿周納來到戰場,他準備引導親愛的朋友再次憶起、重新熟識他的所知──與生俱來的人性和本自具足的慈悲心。如此一來,從一開始,奎師納也教導我們所有人,透過直接體驗全面的相連,而非透過理論與疏離的教條,來找到自己根本的真實、意義和真誠的慈悲(我們的法)。
至於如何將Gītā的教導運用到自身的經驗,從故事一開始,我們發現了兩個非常重要的隱含要旨。第一,是面對危機時保持清明的、具身的(embodied),與穩定扎根的重要性。當阿周納和奎師納進入戰場時,他們感受到了極大的振奮感,也就是今日我們說的腎上腺素激增。養兵千日,就是要用於此時!雙方成員吹響的海螺激動人心,表明戰鬥的開端,所以奎師納和阿周納也吹響了自己的海螺。
吹螺通常在印度傳統儀式中用來表示許多事物的開端或結束,大多在寺廟祭祀使用。此聲響是與大眾溝通的一種方式,可聚精會神。吹螺需要集中注意力與深長平穩地吐氣,其效果實用又立即的喚醒吹螺者。因此,由於音頻和吐氣的扎根效果,吹螺者必然沉浸於身體的覺受。無論是吹奏還是聆聽,海螺聲都會喚醒我們回到當下,重新聚焦游離的心智(我們的citta vṛttis)以及消弭注意力散亂的狀態,而這些狀態經常使我們無法活在當下。
Gītā的故事,在阿周納吹響了海螺後,教導也隨之展開。他猶豫了,要求奎師納將戰車駛至雙方敵營之間,想看看「那些為了滿足持國邪惡之子,集結成群、蓄勢待發的戰士們。」(1.23)
正是此時,阿周納開始提出質疑。也許他的猶豫是因為海螺的音頻使他回到身體的感知,而深長的吐氣使他連結地氣並回到當下,他的心瞬間變得平靜。此時此刻,他開始覺醒,而他覺醒的故事(我們的故事)也逐漸揭露。因此,從文本的一開端,我們學到了停頓的必要性,以專注於感官的內在體驗,找到沉穩於當下的方法。吹響海螺代表著相信我們全面、具體的經驗和直覺(良知),在面對危機和困境時的重要性。
限量贈品:【瑜珈與愛的真相】清新守護精油擴香禮盒
大疫時代,更需要讓身心靈都健康。
在一呼一吸中,有清新守護精油溫柔守護。
▓贈品尺寸: 長16.4公分 * 寬10公分 * 高3公分
擴香石尺寸:直徑8公分 * 高0.9公分
▓贈品材質:玻璃瓶裝精油 + 擴香石
▓ 贈品描述:
內含特製「清新守護複方純精油」5ml單瓶裝 + 海螺擴香石一只
「清新守護複方純精油」之精油配方:檸檬、甜橙、澳洲尤加利、月桂、綠花白千層、桉油樟、歐洲赤松
由璀莉緹La Trinité Naturelle有機精油提供。
原料產地:法國
保存期限:3年
使用方法
使用時請將3-5滴清新守護精油滴在擴香片上。
可放在車上,或小型空間中,周圍環境的溫度會慢慢地讓香氣隨著時間擴散到空氣當中。
注意事項: 請置於於孩童不易拿取處;請避免眼睛接觸精油,如不慎接觸,請以清水沖洗。如有不適,請暫停使用並諮詢醫生。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