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特價

我是你的觀護人:凝視犯罪深淵,看見穿透人性裂隙的微光

NT$360NT$284save21%

3 件庫存

網上分享

內容簡介

【★什麼是觀護人】
觀護人是鮮為人知的司法工作者,堪稱法律體系的邊緣人。他們隱身各地檢署,不穿法袍、沒有「官」的頭銜,只是一個「人」。目前全國平均在監人數5萬5千人左右,全國觀護人不超過240人,包括無期徒刑、短刑期,還有緩刑等,每位觀護人同時負責的案件通常是150件到200件。每個觀護人到能平安退休前,至少會經歷數千個犯罪者的洗禮……

觀護人工作現場第一手記錄,看見犯罪以外那些你我都不知道的真實。
人性複雜難解,而法不外乎情。然而,終究也只有人,才能治癒「人心」。

作者擔任觀護人工作長達十餘年,本書為她在工作現場與犯罪人訪談和輔導的第一手記錄。有別於社會批判的眼光,她以同理包容的視角去理解犯罪者的困頓與坎坷,以及犯罪背後的真實與無奈,佐以最真誠的關懷引導,許諾每曾經犯錯的個案,一個改過自新、好好做人的機會。

她遇見不計其數的個案,透過日復一日會談、實地訪視,對人脈關係的掌握,即時提供救助,加上近乎直覺式的專業判斷,她看到一幕幕精彩無比的人生劇場。包括,犯下海上喋血案的跑船大副,在獄中與美麗的航海播音員共結連理:

大副在跑船時必會收聽漁業電台,而年輕的她是漁業電台播音員,溫暖而優美的聲音讓浪跡四海的漂泊男兒對陸地有了一絲掛念。他們用特殊頻道聊天,空中戀愛,約定好回台灣相約碼頭,直奔禮堂!沒想到,回程時大副跟人發生了衝突,將對方活活打死,原本談情說愛的電波變成通報刑事案件的110。船一靠岸,海巡早就等著抓人,直接押解看守所。當時的女友、現在的太太想盡辦法把結婚申請書送進看守所,兩人隔著鐵欄杆見到了第一面。女友變老婆的過程不是結婚、宴客、送入洞房、也沒有蜜月,而是討論請律師、和解、賠償金和訴訟過程。〈龍困灣岸與貓戲〉

 

天真豁達、無憂無慮的毒癮小哥,竟來自一個全家輪流坐牢的家庭,堪稱「毒品一門英烈」:

年輕人誠懇的說:「對。爸爸先去關,大概判二十年,媽媽晚兩年進去,判了十幾年。妹妹去年才進去,也判十幾年。所以我早進去就早出來,因為妹妹這麼晚才進去,可能很晚才能假釋。目前我是家裡唯一一個在外面的人,所以很忙的,放假日都要趕著排班去會客,分別替家裡人寄錢。」這樣輪流排班在三個監獄之間跑來跑去探監,不會覺得很辛苦嗎?年輕人一臉理所當然地笑了:「不會啊!這個很正常。從小家裡就會有人在關,不是爸爸關、就是媽媽關,大家很習慣警察來家裡,都知道要怎麼樣跟警察講。這個沒什麼啦!」〈一門英烈〉

 

在酒店賣身的「大眼妹」,明明有著亮麗的外表,但來報到時卻總是脂粉未施,一身樸實隨意的打扮。一問之下,原來有著遭繼父性侵、又被吸毒母親拋棄的辛酸過往。

大眼妹一方面痛恨那些跟叔叔一樣的客人,一方面卻必須出賣身體才能夠賺錢活下來,自我保護的本能與社會生存的本能互相拉扯時,自尊也碎了一地。我想起茂林的紫斑蝶,牠們收起翅膀時就像一片土黃色枯葉,而一旦張開翅膀,黑紫黃混合在一起閃閃發光的嬌豔,就像黑絲絨鑲滿鑽石,讓人永難忘懷。〈折翼之蝶〉

 

除了定時與個案當面會談,觀護人也必須外出訪視,實際瞭解個案的生活情況。她的足跡踏遍窮鄉僻壤的魚塭鴨寮、坍方落石的山路和陰暗廢棄的破敗社區……

個案的住處隱身荒郊野外、連導航Google都找不到的地方,問鄰居都不知道這名字是誰(因為關在監獄多年,大家早已不記得),只好換個方式,問起個案爸爸的名字,才勉強找到個案的家。有時個案家外頭就是賭場,或者住處飄散出奇怪的臭味……有時,從巷口就出現一臉橫肉的人,粗野兇狠的問你「來叢啥!?」雖然心裡嚇得屁滾尿流,卻還是得假裝鎮定且嚴肅的說:「我是某某某的老師」,順口還要堅定且正氣凜然的反問:「請問你是他家裡的什麼人?」

 

書中百態有時令人義憤填膺、有時潸然落淚,更多的是感慨和唏噓。觀護人日日夜夜面對這些「被罪烙印」的人,在他們已然傾斜的人性天平上,扮演著向善或墜惡的隱形砝碼。而這份工作令人動容的核心價值,就在於他們既懂得暗夜行路的艱難與困頓,更願意信任人性最初的美好與善良。作者說,「這個工作,讓我親眼看見太多黑暗,體認到人類在死神與法律面前是如此卑微。同時又何其有幸,我也看見了超越死生、穿透牢獄的人性光輝。」

作者簡介

唐珮玲,於地檢署擔任觀護人工作至今十餘年,現居國境之南。

社會安全的無名守望者,赤手空拳對抗法律上的罪人;也是誤入歧途的提燈引路者,溫暖守護蛻變中的受保護管束人;使用的唯一武器是「言語」。日日凝視邪惡、後悔與欺騙,甚至得揭穿鱷魚的眼淚;時時挖掘隱藏深處的破碎心靈、辨識未曾說出口的崩潰。總是一次又一次企圖重建傾頹的生命,偶爾見生命的虹彩在黑雨之後閃耀整個天空。

推薦人

全國檢察官總指揮、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江惠民——專文推薦

李茂生 臺大法律學院教授
劉淑瓊 臺大社工系教授
陳若璋 臺大/清大/東華臨床心理退休教授
蕭奕弘 奕讀法律事務所律師
李雪莉 《報導者》總編輯
顏擇雅 作家、出版人
吳曉樂 作家
林昱伶 《我們與惡的距離》製作人
湯昇榮 《火神的眼淚》製作人
——真誠讚譽

目錄

推薦序

前言:隱形的天平

1.沒聽過這個工作的人

2.龍困灣岸與貓戲

3.握花的手

4.監獄來的信

5.一門英烈

6.野花

7.折翅之蝶

8良(狼)人

9.黃絲帶

10.龍紋身的男子

11.丁蘭

12.虎媽萬歲

13.月下老人

14.稻田裡的鈔票

15.老電影

16.山香

17.兩光和尚

18.青菜王子

19.綠野仙蹤的桃樂絲

  1. 再見阿郎
  2. boys to men

番外—  少年維特的煩惱

番外二  關於訪視的二三事

謝辭

前言

前言—隱形的天平

真實發生過的事,真實存在過的人,他們的生命與我的時空交叉、糾纏、紛擾,爾後又分散,在我腦海裡留下深刻的記憶,有些,在我心底烙印了傷痕。

我相信讀者們一定很想知道書裡提到的二十一位「同學」是誰?他們在哪裡?然而這個職業的行規是,我絕不會、也不能、更不願揭露他們的身份。我肩負起管束他們的責任,同樣的,也有保護他們的義務。

但是,我必須坦誠地說,這不只是二十一位受保護管束人的故事,而是許多受保護管束人曾發生過的事,所以情節是真,人名是假。他們在書裡的名字全是化名,與他們真實姓名毫無相關。讀者或許聽過或看過類似情節,或者身邊的朋友經歷過某些相近的事件,但請不要貿然下定論說,那就是我認識的某人。因為這十餘年來,坐在我面前的受保護管束人,至少超過千人。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他們的人生卻永遠比戲劇還精彩。老實說,若是沒親耳聽到這些人事物,讓我只靠幻想,我作夢也想像不出來這些匪夷所思的劇情。但他們彼此之間卻總是或多或少遇到類似的生命際遇,只不過,他們彼此都不互相傾吐,卻選擇了告訴我。

從民國八十八年正式踏入職場成為一個社會人之後,我的工作沒有一天不跟人接觸。那時最主要的工作,是從一個菜鳥學會觀察人、判斷人、在最短的時間裡處理人的問題。有時候面對的是驕傲的自大狂,有時候是充滿敵意的陌生人,有時候是挫折感爆棚的宅魯蛇,有時候是自我膨脹的反社會人格。他們想要利用我,而我也想利用他們,卻必須維持一種表面合作夥伴的關係。

等我轉換跑道之後,一開始非常不能適應新生活。不只我自己無法適應,以往的朋友們老是在問:觀護人是做什麼的?甚至親戚長輩還偷偷來問我爸媽,我做這種工作有薪水嗎?做這種「志工」,能活得下去嗎?但是半年之後,我漸漸發現,其實我的工作仍然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人的問題!這兩個工作的差別在於互動的人換了一批,從穿襯衫打領帶的,換成一般人看了會害怕的那種、身上很多刺青、出口成「髒」、經常穿著夾腳拖跟吊嘎,又在監獄裡關過。

我發現到觀護人工作的本質,其實是忽略一個人的外表,專注去了解他內心最深處的那個天平,無論他是穿西裝或者穿吊嘎。個案的心中對善惡也有屬於自己的天平,即使不能見容於社會,那也是屬於他獨一無二最重要的價值天平。地檢的標誌是天平,法院也是,整個司法系統衡量他的行為,決定該給他什麼樣的處分,需要坐多久的牢。所以,當他們坐在我面前的時候,天平早就已經是傾斜的了。這個人是有罪的、是壞掉的、是邪惡的,而個案會用那把失去重心的天平來衡量得失,決定要不要再走回犯罪的路上。

我常常看見一個活生生的人在我面前一而再、再而三地選擇毀滅,選擇慢性自殺,選擇家破人亡,他逃避或抗拒所有法律與非法律的幫助,認為這些都只是約束。我唯一能做的最後努力,只是讓他恨我、讓他關得久一點、讓他慢一點走向滅亡而已!這實在不是一個愉快的工作。

但是每當我最絕望的時候,不知為何,總是會出現幾個把天平校正過來的受保護管束人,他們的所作所為比社會定義的好人來得更善良、更純真。當我被他們的溫暖所感動,他們卻告訴我,那是因為我就像一個隱形的砝碼,壓在好的那一邊。遇到引誘的時候,他們先往我這頭看看,那麼要做出正確的選擇,似乎就變得更容易了一些。我總覺得,這些事件的當下,很難說到底是誰療癒了誰多一點。

觀護人這個工作對社會一般大眾是隱形的,其實就算對整個司法系統來說,也是看不見的。絕大多數檢察官、法官、書記官等系統主流人員,都不是很清楚觀護人真正的工作在做些什麼。我自覺是個司法體系的邊緣人,去照顧社會體制的邊緣人,理所當然不容易被看見。但現在,你看見了,謝謝你的「看見」!謝謝你看見了我的文字,謝謝你看見了我書中的他們。你的「看見」是一扇希望的窗,在黝黑的世界透漏出一點光芒。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我是你的觀護人:凝視犯罪深淵,看見穿透人性裂隙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