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名人推薦
最簡單的最快樂,最古老的最未來
在「食安」不安的年代,
牽手體驗古早味的田園生活!
150+幀手繪圖解
田園山林的生存智慧
最想教給孩子的古早技能——
種菜養蜂、手漬時蔬、豆釀味噌、榨油焙茶、
染布織棉、結繩編籃、燒柴造窯……
365天,邊農邊玩
快樂的家庭田園生活
現在就開始!
█ 本書 6 大特色
★ 聰明的懶人農法:盆栽種菜、陽台菜園、田間耕種,教你第一次種菜就豐收
★ 一年的栽培月曆:創造自給自足的美味餐桌
★ 來和動物作朋友:雞鴨兔、牛羊豬、抓泥鰍、養蜜蜂,打造農牧共生好生態
★ 照著節氣過生活:和孩子一起感受節氣,體驗大自然的能量與恩惠
★ 親子廚房愛料理:做豆腐、釀味噌、手打烏龍、旬味漬物、窯烤麵包、榨植物油、烘焙新茶
★ 快樂手作綠生活:編竹籃、做蜂蠟、手工皂、草木染、紡線織棉、搭火箭爐、蓋綠房子
【本書簡介】
最簡單的最快樂,最古老的最未來! ── 在「食安」不安的年代,牽手體驗古早味的田園生活!
在都市也可以當自耕農,室內、陽台、社區小小空間大有妙用!超強魅力的懶人農法,把我們的住家變成美味的食物森林。
來去鄉間,過田園生活!規劃一年12個月的栽培月曆,家庭菜園日日都有好收成,採用農牧共生管理,創造有機循環的美味餐桌。整地、播種、除草、堆肥、收割、留種,完整的作物生命週期,是大自然給孩子最美好的生命教育。還可以充分體會手作的樂趣,全家一起動手做豆腐、味噌、漬物、烏龍麵、烤麵包、焙製新茶、搭火箭爐⋯⋯
現在就翻開書頁、捲起袖子,和家人孩子一起,從能力所及的項目一步步開始吧,讓每一天的生活充滿勞動與收穫的喜悅!
與其一個人埋頭學會100項自給自足的技能,更棒的是,我們可以立刻向100個身邊的朋友發出邀請。書中每一頁手繪圖解,教會我們最獨特、最美好的農家智慧與手作技藝,用心就能學會。很快地,我們就可以開始和好朋友交換自己最得意的農作和技術了。
當我們的交集擴散開來,田間到餐桌、城市和鄉村的距離不再遙遠──自耕自食、自給自足,快樂的家庭田園生活,現在就可以開始!
【全家一起農 暖心推薦】
朱慧芳 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執行長、作家
江慧儀 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理事長
林黛羚 半農半X農夫、作家
買買氏 直接跟農夫買發起人
陳惠雯 幸福農莊
賴青松 穀東俱樂部農伕
羅文嘉 水牛書店、一方學田
黎振君&徐彩雲 小東河光之家族
【插圖簡介】
竹嶋浩二,1956年生,武藏野美術大學畢業,現為自由插畫家。作品除連載於《大口袋》(福音館書店)、《SOTOKOTO》(木樂舍)、《製作陶磁郎》(雙葉社)等雜誌,也利用物體、太陽能板製作懸掛吊飾,進行多樣化的活動。
【譯者簡介】
嚴可婷,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職誠品書店,熟悉生活風格與藝術類書籍,對文具精品亦有涉獵。歷年文字作品散見於《印刻文學生活誌》、《聯合文學》等刊物,並以部落格「玩樂時光playtime」入選資策會第三屆部落客百傑。擔任過知識類書籍與多語字典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興趣是台北的「路上觀察學」。
序
【作者序】自給自足,365天邊學邊玩
大家對自給自足有什麼樣的印象呢?
種蔬菜?自己培育要吃的東西?養雞或羊?摘取山林中的野菜或捕魚也很好。像獵人般捕捉野豬或熊也不錯。如果在海邊,就是釣魚或用魚網捕魚囉。捕捉獵物後,用木材升火加以烹調。不只是準備食物,也可以自行搭建居所。製作盤子跟筷子、搓繩子、編籠子、縫衣服……
怎麼好像在體驗古時候的生活啊?
沒錯,以前沒有電力,也沒有車。為生存所需要的東西只能親手製作。不過,所謂的以前是什麼時候?老爺爺年輕的時候?江戶時代?還是更遙遠的彌生時代、繩文時代?繩文時代當然要升火,而且好像還要搗米。用芒草束覆蓋成屋頂的豎穴式住屋,正是茅草屋頂農家的原型。如此這般,為求生存的技能自過去的繩文時代開始一點點變化傳承而來。
現在我們開始自給自足的技巧,與繩文人代代繼承下來的是相同的手藝。
生存在現代的我們,並不需要為了存活而自己作什麼,不過繼承了過去記憶的雙手,總想製作出什麼。所以我們對於自給自足這個字詞,總覺得興奮期待。話雖如此,倒也沒有必要嚴格的要求完全的自給自足,只要從自己想嘗試的事情、喜歡的事情、得意的事情開始;不限於過去的技藝,也可以嘗試太陽能發電這類新形態的技術,朝向自給自足前進。
與其一個人會100項自給自足的技能,不如有100人各懂得一種技藝。每人掌握世界唯一的小小獨特技術,自耕自食,交換得意的作品或技術。當人們的交集擴散開來,大家都能自給自足時,這樣的城市就會很有趣。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