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和點心密不可分的人生
從有記憶開始,我就是個深愛點心的人。從最簡單的蘇打餅乾,到比較豐富的巧克力棒,幾乎沒有一天讓自己失去點心的陪伴。直到現在,我還是天天享用點心。
大學二年級才開始接觸烘焙,透過網路與外文書藉自學傳統的法式甜點,開啟了我的烘焙與食譜創作之路。而那段時間,我的冰箱充是充滿了甜點和點心,但沒錯,那時全部都是動物性製品。
而自從約三年前(2018年7月)因為看到了許多Vegan相關的影片,才領悟到人們對動物造成的傷害與剝奪,決心轉變成Vegan(維根主義:是一種哲學和生活方式,盡可能排除對動物的剝削與虐待),毅然放棄所有動物性製品,也讓我的點心選擇變少,感覺原本熟悉的傳統蛋奶烘焙也落為無用之處。
但是,我思考著,認為沒有任何一個人生應該缺少點心,於是我心想:「何不自己動手做呢?」這就開啟了我製作全植物點心與料理的創作人生。
從最簡單的能量球開始,到融入科學的烘焙:餅乾、派、蛋糕,當然都是Vegan、全植物的。透過此書也想證明,沒有蛋奶、沒有動物製品的點心,一樣可以很美味!而放下蛋奶的我,也感覺在創作路上有更多的想法,跳出傳統框架。
我的Vegan旅程
「我絕對不可能變成Vegan,那樣太極端了。」曾經,大約在五年前,我還是這麼想的。過去的我深愛蛋奶製品,對Vegan並不了解,只是覺得它好像是很極端的飲食,直到透過一次契機,我看到了國外動物權推廣者的街頭訪問影片,才開始漸漸了解 Vegan的理念:不想讓動物受傷害。
就像看影集那樣連續看了兩天一連串的動物權相關影片,讓我明白每一個超市裡的肉、蛋、牛奶等動物性製品,都充斥著對動物的痛苦、傷害、剝奪,我明白是時候該改變,該讓自己的行為與良知吻合,也就開始了我的Vegan旅程。
從一開始擔心可能不知道要吃什麼,到發現Vegan 料理的多變,以及自己動手與動腦創作出特別的Vegan料理與點心,轉變成Vegan,真的讓我感覺像重生一樣,認識好多以前不了解的食材,品嚐以前從來沒吃過的料理。
很多人可能像我以前一樣,對Vegan飲食有所偏見,希望我分享我的故事來讓你了解:「I’ve been there(我曾經這樣過, 所以我知道你的感受)。」但是我在得知更多資訊後做出了改變,也在我變Vegan之後,更開始發現我的飲食比以前更豐富、更有新意,也希望這本書能讓你發現,Vegan飲食也可以非常多彩繽紛、多變與營養的。
我的健康飲食觀
「點心」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此我更想讓它充滿營養,不僅能滿足口慾,同時也能讓我的身體與大腦在忙錄的生活中得到適時補給。如果餓著肚子、想著食物,是沒有辦法專心完成工作或是眼前的事物,尤其是在上午和下午。動腦時的我常需要一些「精神糧食」,或是單純就是想要吃些東西。
一般的點心可能沒辦法提供身體滿足感,於是就想到要做營養密度高的點心,剛好那時發現了當時歐美正流行的「能量球」(Energy balls),也就開始自己動手嘗試。不過大部份看到的能量球食譜都感覺差不多,沒有什麼變化,吃久了也會膩,愛嘗鮮的我,也就開始使用特別的食材(像豆腐!)、我愛的食材(花生醬、巧克力!)創作一些特別、創新的口味,讓點心不僅是個兩餐之間的食物,而是豐富美味、讓身心都感到療癒、充電的「營養點心」。
雖然這本書主打營養點心,但是我堅持不列出營養表。為什麼呢?因為基於我過去多年來的經驗,發現真的不需要知道那些細膩的數字來使自己變得「健康」,事實上,太著重於數字,反而會影響到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常常一不注意就會忽略了。
在過去,我曾一度在心理默算食物的熱量,想著該做什麼運動才能消耗掉它們。但這樣反而使我失去了當下,忽略了許多我該享受的事物:與家人、朋友一起用餐的時光、讓我一直深愛的點心,或是第一次吃到的驚豔美味料理。這一切,遠比計算熱量或是營養來得更加重要。
那一段時間裡,讓我時常因為在意自己多吃或是少吃而影響心情,有時還會採取一些極端作法,導致嚴重的飲食失調,從計算熱量、節食、暴食、健康癡迷(Orthorexia),到過度運動。回首過去,我可以告訴你,那時的我真的一點也不健康,也不快樂。
我並不否認,每一樣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並不同,而我們的身體是需要不同的營養素,因此我建議以大方向去看待飲食,而非天天把自己的腦袋埋沒於計算數字、或是擔心害怕任何食物。
我的健康飲食觀,就是盡可能大部份選擇蔬果,以及營養價值高的植物性食物,但若我想吃某樣東西,可以同時不帶任何歉意的享用,不讓任何數字、任何食物左右心情,吃過後也就像忘記了般,不會有任何的彌補性行為或是罪惡感。
食物並沒有所謂的道德價值(Moral Values)、沒有「好」、「壞」,而現在社會中聽到的,大多是受根深地固的減肥文化影響、對食物擅自加上主觀想法。現在的我,腦中並沒有任何「禁止食物」或是「罪惡食物」,也是我感到最健康、最自在的狀態,也希望能讓更多人體會到這種不受約束的快樂。
由你自己決定享用份量
大多數食譜中會寫「幾人份」,但是這好像在默默告訴人們「這是你應該吃的份量」,這感覺並不太合乎人情和常理,畢竟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不同,每天的活動量也不同,因此應該要聽身體當下的聲音來調整食用份量,而非沒有生命力的白紙黑字,或是別人的標準。
因此本書裡的食譜份量都是寫成品的實際製作出的大略產量,由你自己決定你當下想要吃的份量,也希望透過此動作,能讓你更用心去感受你的身體、品味當下。
希望在看完這本書後,你的收穫不僅是美味的食譜與點心,還包含善待自己、珍視每一個人生與享用的時刻。
Be true to you and to myself, always.
Nora桶子葉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